回到古代做大亨

第48章 又救了一個美女

兩天後,第一批15名種植戶確定了。

一間菇房要10兩銀子的保證金,確實嚇退了絕大多數人。除了村長,族老還有杜二孃,僅有的七個名額中,有五個是和村長族老有關係的村民,都是村長和族老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百般勸說才加入的。就這還有兩人僅承包了一間菇房。剩下的只有兩人是自願加入的,有一個也只承包了一間菇房。

而三十間菇房,這兩天,李蘅早已經命人搭建完畢。

採用的種植合作模式:溫控,溼度控制,營養基的配製等核心技術,以後都由李玉蓮和杜二孃來完成。其他的繁瑣的工作,和不重要的工作交給種植戶去做。這樣最大限度的防止洩密。

李蘅也忙的腳不著地,他可不止關注種植平菇的事。還有那20畝的西瓜地,也已經整理完畢,該栽秧了!此外,還有家裡的180畝良田,以及後來又購買的一千六百多畝地,也該播種插秧。這些用到的秧苗,都要用營養液浸泡一晚,以確保百分百成活。

此外,李蘅還開闢出了20幾畝的藥園,讓李玉芷將山中採到的草藥分一部分種植其中。他有計劃,明年擴大藥材生意,光靠山中採集不行,要種植才能穩定供應。他有超級營養液,不擔心種植的藥效不如野生藥材。甚至很可能種植的藥材藥效還要好過野生的!

忙的嘴幹舌燥,中途跑回家喝水,看到菀菀一身塵土,眼角還有淚滴,東方珏正蹲著給她撣塵土。

李蘅問道:“這是怎麼了?”

東方珏道:“沒什麼,就是摔了一跤。”

李蘅聞言道:“是嗎!注意點,你當孃的把孩子看好,別再摔壞了。”

“是,知道了!”

李蘅喝了幾大碗水,又匆匆的走了,東方珏望著他,只是一聲嘆息。

忙碌的日子時間過得飛快,很快李蘅那三間高品質的菇房,第二茬平菇也已長成,收割了兩百一十五斤。李蘅親自送到了仙客樓,又是一千兩百多兩銀子進賬。不過這不是他親自押送的目的,他主要是來縣衙,辦理50名家丁的武裝手續。

這一切有武通的交代,一切都非常順利。然後又見了武通一面,武通還留他吃了午飯。

午飯算是家宴,武通的夫人和兒子女兒也一起。四年多沒怎麼和武通來往,李蘅竟然不知道對方又舔了一個可愛的女兒,才三歲,叫武美娘。這倒弄的李蘅有點手足無措,沒帶見面禮啊!

最後,李蘅一狠心,從空間拿了一個水晶球當禮物,驚的武通說什麼也不收。說是水晶球,實際上是人造水晶,準確說算是玻璃。

可是越是這種人造的在古代越值錢,天然水晶在古代還能找到。但是人造水晶,在古代反而是根本沒有。天然水晶,一般都多少有點瑕疵,不是有綿就是有綹裂,要不就是不純淨。水晶,古代又叫“水精”,意思是水中之精,水之精石,是珍貴的玉石之一。一個十二厘米以上完全純淨,沒有瑕疵的天然水晶球,在現代這種工業發達,採礦發達的年代都是珍貴之物。更不要是在古代,水晶開採落後的年代。水晶本身就是珍貴之物。

水晶本身就是珍貴之物。能打磨成8厘米以上巨大水晶球的水晶,在古達更是稀世珍寶。不過人造水晶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李衡拿出的這個水晶球,直徑16厘米,整體通透無暇。但是古人卻不知道人造水晶和天然水晶的區別。在武通眼裡那就是水晶,更因為那圓的完美的球體,晶瑩剔透的純淨,一眼透亮的透明度,都讓武通驚駭欲絕,認定這是稀世珍寶!

古時候,都是手工製作,尤其水晶硬度為8,打磨極其不易,想磨成圓的更是難。即使磨成球型,在古達加工技術條件下,也很難磨成圓潤完美球體上。但是現代加工工藝的玻璃球卻圓的完美,精度低於0.1毫米的誤差。在肉眼看來就是完美無瑕的圓球。

所以李衡這個在現代普普通通的玻璃球。到了古代就是古人想都不敢想的絕世珍寶。這種寶物就是做貢品,都會被皇帝作為鎮國至寶的,武通他怎麼敢收啊!

也不知道武通知道他口中的鎮國至寶,後世千年,只要願意花錢,可以人手一個會是什麼感受?

好說歹說,武通就是不收,還交代他要收好,不能輕易示人,否則會招人覬覦等等。

最後李蘅只好收起來,神識在空間搜尋半天,最後把電動汽車上的裝飾,一個招手的招財貓拿來當禮物。結果又被武通當成稀世珍寶,又不肯收。

原因是,這招財貓雖是瓷的,白瓷的,但是瓷質細膩遠超這時代的白瓷。這就算了,最駭人的是貓身上的花紋是青花。

李蘅也是醉了,他忘了青花興盛於元代,起源可以追溯到宋末,但是唐代肯定沒有青花瓷。他一不小心又弄了個穿越物品,可是空間沒有其他更適合做禮物的了。

鏡子,現代化的鏡子,是近現代的產物,拿出來不要嚇死人啊!

塑膠,又是現代化物品。

電子產品,更不用說!

反倒是這瓷器適合,必定材質這世界有,至於圖案釉彩超前了些,還好不是五彩、鬥彩、琺琅彩。李蘅解釋說是自己神秘師父燒製的新瓷器。

最後才終於說通武通收下了。招財貓的手臂一碰就要個不停轉動,這東西特別讓武美娘這小姑娘喜歡。被武通珍而重之收起來的時候,小姑娘還不高興的噘嘴呢,可愛極了!可以預見,這小姑娘長得是個傾城傾國的絕色美女。

從武通家出來,又去了牙行。200名家丁,光靠招募周圍村子的壯丁已經不行了。大虎招募了幾天,也只招了一百二十幾人合格的。所以雖然討厭販賣人口,李蘅也只能去牙行賣人了。

唐代的奴隸貿易比較昌盛,這是時代的印記,封建社會避免不了的弊端。李蘅也沒想過去改變歷史的車軸,他所能做的就是順其自然。

不過古陽縣是南方的小縣,牙行裡也沒多少人口可買?

李蘅一次行要100個精壯,200婦孺。這樣大的買賣,竟然做不下來。李蘅又沒時間去州府,於是向牙行交了一筆定金,委託他們去其他地方進人,約定好,五天後再來。

牙行事了,李蘅帶著大虎,去取了上次進城訂做的馬車,就打道回家了。

之所以訂做馬車,是李蘅對古代馬車,不滿意,雖然比牛車好不少,但是還是太顛簸。李蘅重新設計了馬車,加了好多工匠不明白的東西。李蘅也不希望他們明白,很多設計都很超前,等馬車取回家,自己安裝上減震器,就可以舒服許多。

出城十幾裡,李蘅掀開窗簾欣賞景色,忽然看到路邊樹叢中似乎有情況。

“大虎,停車!”

“是!少爺什麼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