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了人,李蘅和大虎子砍了一根木棍,用樹藤把老虎綁在上面,兩人抬著出山。今天,老虎算是意外收穫。可惜第二個目標沒完成,只能等以後有機會再來了。
李蘅三下五除二,就把一頭老虎乾死了,大虎子對他那是崇拜的不得了,對他的吩咐是麻溜的執行。
一隻老虎四百多公斤,兩人抬著也費不少力,一路走走停停,比來時慢了不少!
“慢著!”李蘅喊道
突然的喊聲讓大虎子和楊兮若一陣緊張,畢竟剛打死一隻老虎。
李蘅放下擔子,快速的向路邊移動,扒開草叢,看到一抹灰白色,心中大喜。沒想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今日的第二個目標無意間找到了。
平菇,又名側耳菇,蠔菇,黑牡丹菇。是擔子菌門下傘菌目側耳科這一種類的食用菌。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灰色食用菇。古代平菇稱為天花,別誤會,不是天花病的天花。因平菇張來形似幾分牡丹,所以大約取名天花,是天地所開的“花”的意思。
李蘅發現的就是平菇中的鳳尾菇。平菇是李蘅此行的兩大目的之一。種植水稻,要差不多要四個月的時間,即使是使用超級營養液,也需要近三個月才能成熟。這麼長時間,忍受貧窮,可不是一個開掛的穿越者乾的事。
所以他需要一種快速致富的手段。種蘑菇就是他想到的手段,蘑菇的種植期非常短暫。尤其是現在最常見的平菇,溫度,溼度等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只需要10-15天就可以收穫一茬!而如果使用超級營養液,則可以把這個時間縮短至7-10天。
另外,選擇平菇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它珍貴,不便宜。
平菇很貴?開玩笑的吧!
一點不開玩笑哦!平菇的大面積人工種植,是在20世紀初,才技術成熟的!在這之前,平菇的獲得基本是從野外自然。所以產量少,難獲得,自然價格就貴,也顯得珍貴。
古時候,蘑菇是山珍海味中山珍的一種。而平菇被譽為九夏珍之一,就是九種夏季的珍貴山珍之一,可見它的珍貴。
南宋文學家朱弁出使金國,被扣16年時寫詩《謝崔致君餉天花》中寫道:“三年北饌飽羶葷,佳蔬頗憶南洲味,地菜方為九夏珍,天花忽從五臺玉。”大意是:在北方常只能吃道羊肉葷腥。這個叫崔致君的人,給了朱弁天花(也就平菇)吃!讓他品嚐到家鄉的味道,想起了南洲,也就是懷念家鄉了。地菜(平菇),是家鄉九夏珍之一,珍貴堪比五臺山上的玉石。在北方吃到實屬不易,所以作者特意寫詩感謝這個崔致君,記錄此事。
從詩中不難看出,平菇的珍貴,以至於一個文學家在北方吃到之後,還特意寫詩感謝一番。另外蘑菇在古代是葷菜,這也是作者吃北方肉食,聯想懷念平菇的原因。
所以古代食用菇,平菇,香菇什麼的都是很珍貴的。很多食用菇,古代是不能種植的,到了近現代才實現規模種植。
而李蘅卻掌握著各種這個歷史平行世界沒有的種植技術,這是他在這個世界的立足根本之一。
平菇種植期短,成本投入低,在古代卻很珍貴,價格頗高,正是他首選的致富手段之一。
小心的將這些平菇採集,只要是要小心,獲得它們的孢子。李蘅小心的裝進準備好的布袋,滿意的道:“走!”
今日一行可謂大圓滿,兩大目的:太子參,平菇都已找到。還額外捕獲白虎一隻,應該能買個大價錢。此外還外帶收穫美貌少女一個,以後可以做丫鬟,做...
哈哈,心情真好,李蘅忍不住一路的哼歌:“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