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玉芷這丫頭,一大早就風風火火的跑出門,要組織她賺零花錢的隊伍去了。
臨走時,倒是被李蘅拉住交代了一句:“找人的時候,把圓圓帶上。她們母女倆,不容易,這活輕省,適合讓她賺點家用。”
“嗯,知道了,哥!”
“找好了人,跟我說一聲!”李蘅道:“明天我找兩個壯士漢子,和你們一起進山!晚上回來,我給你個防身的利器,進山的時候帶在身上。”
到了下午三四點鐘,栽培平菇的菇房建好了。給了工錢,遣散了工人,李蘅拉著姐姐,李玉蓮進了菇房。
關好門,李蘅道:“姐,你不是問,這西屋搞成這樣,是幹嘛的?現在我告訴你,這叫做菇房,是用來種植蘑菇用的!而我要種植的蘑菇叫平菇,是山裡的一種山珍,被譽為九夏珍之一。我們常說的山珍海味,它就是山珍的一種。
以前,它很難大面積種植,只能在山中採摘,每年的5月到9月間採摘。所以珍貴稀有,美味又營養,是富貴人家滋補的佳品。價格很貴,大約能買到每斤四五兩銀子。”
李玉蓮聽的咋舌:“這麼貴?”
李蘅點點頭,繼續道:“菇房最好的面積是大約20平米。也就是你現在看到了,西屋隔出的三間,每一間的大小。只要溫度適宜,技術得當。平菇出菇很快,十天半拉月就能割一茬蘑菇,每次每間能收穫四五十斤蘑菇。所以別看這三間屋子不大,但是弄好了,每個月能為咱家掙兩千兩銀子,甚至更多都不成問題。”
李玉蓮聞言都感到腦袋缺氧,一陣眩暈,李蘅扶住她,李玉蓮才穩住:“真的一個月能掙兩千兩。”
雖然只有5-9月,五個月的時間,那也是一年上萬兩銀子。這還是李蘅沒有說他有超級營養液,能把出菇時間縮短至7-10天,還能將產量增加5成的情況。
而且,還有溫室大棚種植,這個李蘅不準備搞出來。因為溫室搞反季蔬菜,在古代太過驚世駭俗!會招人覬覦,在沒有一定實力自保之前,李蘅可不敢步子扯的太大。否則反而是招災惹禍!否則,就這六十平的小屋,一年掙兩三萬兩銀子都可能。
但是,就這一年萬兩銀子,李傢什麼時候這麼富裕過。別看李家是個小地主,就是李家最富裕的時候,全部銀子加起來也沒超過五百兩,那是李蘅剛考上秀才,父親還在世的時候。之所以當時最富有,是因為李蘅考上秀才,朝廷的賞賜加上家裡的積蓄才勉強達到五百兩銀子。
這一下,每年有萬兩收入,李玉蓮沒有嚇傻就很好了。
李蘅點點頭:“所以,姐,以後這個屋就只有你和娘,和玉芷能進來。”
李玉蓮連忙點頭:“我曉得,以後我誰也不讓進!”
李蘅道:“現在我教你種植平菇,這是我遇到一位奇人,拜他為師才學到的技術。天下獨有,也就是說天下間,除了咱李家,沒人會種植平菇。以後咱們家就財源滾滾。而姐,你要好好學,誰也不能輕傳!這是弟弟給你安身立命的本錢。以後你嫁了人,帶到夫家,有這樣安身立命的辦事,那在夫家就是一言九鼎,誰也不敢小瞧了你!我看姐姐你的夫家,還能慢待了你!”
李玉蓮立刻叫道:“不!不行,不行!絕對不行!這種賺大錢的本事,怎麼能讓姐姐嫁人帶到夫家!應該留給弟弟你,留給咱家,做傳家的寶貝!不,不,我不學了!你這讓姐姐以後,到了下面,還不被爹爹罵我是不孝女啊!不行!絕對不行!”
李玉蓮的情緒非常激動。古代人,講究本事技術,都是傳男不傳女,傳嫡不傳庶。傳承是很重要,非常隆重的事。收徒就猶如收子一般,徒弟侍奉師父就如同父親,師父死了,徒弟都要披麻戴孝,守靈捧罐的。
在李玉蓮的意識裡,這麼重要的本事,她一女子怎麼能學?這都不合規矩,更不要說把婆家的本事帶到以後的夫家,傳給夫家,這簡直是大逆不道!
李蘅好不容易控制住激動的李玉蓮道:“姐,你聽我說!你弟弟我不缺賺錢的本事。我和那奇人學的賺錢的本事多了。不差這一樣,比這賺錢的本事,我都多的是!”
“那也不行!”李玉蓮道:“你本事多,以後,你有了孩子,不傳長子,也可以穿給其他的庶子一些,為我李家開枝散葉,發揚光大也好!怎麼能輕易傳給我一女子,還讓我以後帶到夫家,你這是敗家!”
我去,怎麼就跟敗家扯上關係了,那是我的技術好不好!李蘅都無語了,但是這又說明姐姐李玉蓮,是真愛她這個弟弟,否則也不會反應這麼激烈。這讓李蘅很感動,自己沒有穿越到一個如同小說中極品親戚的家庭,這是何其幸事?這讓他在異界漂泊的心,更加安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