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從2015開始登頂

第24章 我真該死呀(求月票 追讀)

一場風波還沒開始,就已消弭。

宋墨一轉頭就看到奚美絹正笑眯眯的看著他,“小鬼頭,你還挺有辦法。”

他聳了聳肩,朝奚美絹笑了笑,做出無奈的表情。

劇組的人到齊,田沁心卻不著急著開始排練,而是讓大家先自行琢磨自己的角色。

宋墨此時自然也跟著大家的節奏,思考著“譚嗣同”是誰?

說起譚嗣同,好像大家一個個都很熟悉,腦子裡第一時間蹦出的形象就是他眼神堅定、英勇就義的場景。

但是這樣一個譚嗣同和其他英雄人物有什麼區別嗎?

宋墨對這個問題琢磨了半天,最後還是奚美絹提醒了他。

“你要找譚嗣同和其他英雄人物有什麼區別,你就得找到譚嗣同的不同之處。”

譚嗣同和其他人有什麼區別?

宋墨最後決定從他的一個抉擇入手,那就是譚嗣同為何選擇“殉”?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開始,我願中國流血從我開始。”

既然一起變法的康有為、梁啟超都能臨陣退縮與逃跑,為何他不跑?

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他究竟是一個怎樣性格的人?

宋墨認為自己如果搞清楚了這些,也就弄懂了譚嗣同這個角色。

因此他開始試著找尋答案。

譚嗣同是官宦世家,因此對於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危亡,其實是有著很深的認知的。

他這個人受的是傳統教育,但是他對於新式文化也有接觸。

他的性格比較剛毅,並不圓滑,甚至可以說有些執拗。

最關鍵的是他對於變法的決心,其實遠比康有為來的大,康有為某種程度算是一個投機者,他對於自己的政治理念沒有堅定的信念,而譚嗣同卻甘願為自己的政治理念赴死。

“我帶頭走變法路線,我就該為這種路線活,也就該為這種路線死。這路線不通了,我最該做的事,不是另外換路線,而是死在這路線上,證明它是多麼不通,警告別人另外找路子。”

他就是這樣有各種缺點,有著自己追求的一個人。

等到宋墨弄清了戊戌變法時的政治背景,梳理順譚嗣同與康有為、梁啟超、袁世凱以及夫人李閏的人物關係時,他再重讀劇本,忽然發現,自己的視角是和之前不一樣了,一個新的“人物種子”出現了,帶著點菸火氣,不再那麼冷冰冰。

宋墨的變化自然被田沁心看在眼裡,她本來是做好了,如果宋墨自己琢磨不明白,自己花大力氣來幫助他的打算。

但是她沒想到,宋墨就靠著奚美絹的一句指引,靠著自己,就把譚嗣同這個人物給啃了下來。

她也不得不感慨:“英雄出少年。”

隨著大家琢磨了四五天的角色,田沁心也開始改變自己的策略。

整個劇的排練總算是拉開了序幕。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