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國比不過潁川和汝南兩郡,但偌大譙郡作為州治,一城內有十數萬縣民,即便如今連年征戰,也不該少於五萬。
怎麼可能一點人都找不到?
難道是官府有什麼詭計?
可那韓明已死,何等詭計會用到他性命?
“報...!”
正當劉闢和龔都不解時,最先進城負責探查的斥候快馬奔來,等到兩人跟前停下,翻身下馬稟告:“渠帥,譙縣有大變故。”
劉闢心下一緊,說道“速速道來!”
“是城中縣民!”那斥候快速說道:“屬下進城後發現城西乃至城南都沒有人,覺得此地有異,便去城東檢視,發現全縣數萬縣民都在那裡。”
“什麼!?”劉闢和龔都大驚。
他們是黃巾敗亡後輾轉逃到汝南,手上老兵死的只剩下數千,其中一部分留在汝南平輿縣城守家,身邊跟著一部分,剩下的人有一半是沿途裹挾,還有一半是汝南農民,老少皆有,武器不行。
兩萬多人,真正精兵也就千餘,剩下大多和譙郡縣民差不多。
如今縣民匯聚一處,打起來與他們利益不符合。
“你可查到緣由。”龔都上前問道。
“查到了!”斥候一臉古怪之色,說道:“是譙郡許家在開私庫放糧,按照人頭分發每日慄米和稻米,此舉已經維持三日。”
“近來豫州大旱,百姓顆粒無收,譙郡多有農戶佃戶缺糧,如今聽到有糧食可領,所有都趨之若鶩。”
斥候意思很簡單,許家放糧,所有百姓又缺糧,所以領糧食去了,並且是全家總動員。
“特奶奶,這算什麼!?”
劉闢和龔都抓瞎。
這許家早不放糧,晚不放糧,偏偏這時候放糧,把全縣所有人都吸引過去了,再聽到他們黃巾攻城,隨身攜帶錢財和農具糧食實屬正常。
現在他們黃巾進城,那些百姓肯定聚集在一起,不會傻傻回家被各個擊破。
譙郡許家威名在豫州等地廣為流傳,誰都知道許家人悍勇,如今有了幾萬百姓“統領”,他這點人可沒信心去打。
“那許家吃飽了撐得?”
龔都忍不住想要罵娘。
“這倒是不是!”那斥候拱了拱身,彙報道:“這一切,和豐縣張家張幕有關。”
???
劉闢頭上浮現三個問號。
“這怎麼又和那豐縣張子瑜扯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