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賊氣勢如虹,完全看不出上一刻抱頭逃竄。
反觀官兵陣營,隨著韓明一死,整個軍隊瞬間亂作一團,明明有兵器之利,卻反過來被壓制住。
隨著個別膽小者跪地請降和逃跑,一時間更是兵敗如山倒,潰不成軍。
“也不知道我此舉,是對是錯!”
陳到看著龔都帶人衝進譙縣大門,內心起伏不低。
他出身汝南寒門,不夠資格拜名師學文,但陳家是地方大地主,有有錢自小識字,後來還拜一位神秘老者為師學了一身槍法。
對於黃巾軍,他並不敵視,知道其中大多數都是活不下去的窮苦農民,只是想要活命罷了。
但距離黃巾起義已經過去七年,無數人慘死,餘下黃巾軍也完成了“蛻變”,越來越像是賊寇,燒殺搶掠,禍害同樣是農民出身的人,什麼都做。
“希望劉闢和龔都能約束好他們。”
陳到心中浮現出一個自己都不相信的期許。
................
與此同時。
譙城城南,許家在縣城的宅院駐地中。
許定快步走進前堂大門,急匆匆說道:“奉孝先生,韓明戰死,黃巾軍已經成功入城。”
正用毛筆在一張紙上書寫著什麼的郭嘉猛然抬頭,一雙漆黑眼睛炯炯有神,略帶詫異道:“經過這幾日觀察,韓明此人好大喜功,領軍出戰在我預料之中,劉闢和龔都必能入城!”
“可不應該在今日,黃巾軍沒有如此戰力。”
郭嘉確實驚訝。
韓明雖然好大喜功,但手下帶著一些跟隨孫堅舊部將領,士卒戰力遠超尋常官兵,更不要說黃巾軍。
他原本已經準備好用計,在合適時候讓讓黃巾軍成功打敗韓明入城,如今這情況可在預料之外。
不過事情依舊在他掌握之中。
在走這一步棋前,他已經算計到這種“意外”情況。
“是因為一員白袍小將,箭術非凡。”許定將自己在城牆上見聞娓娓道出。
“三箭殺韓明?”
郭嘉目光一閃,他雖然是個謀臣,卻也知道能做到這一步的武將絕對不簡單。
“看來這次子瑜運氣不錯,能夠招攬到一員大將。”
雖然還沒打算認主,但出於朋友立場考慮,郭嘉盼望著張幕能好。
“既然黃巾已經入城,按照計劃,將訊息給那些人傳過去。”
“接下來,請君入甕。”
郭嘉虛握了一下拳頭。
沛縣幾大世家,數萬黃巾軍,沛縣縣民。
盡數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