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陸康刮目相看?”
孫策一雙眼眸頓時亮了起來。
思想成熟的人都知道活著最該看重利益,而不是虛妄的名望,除非名望就代表著利益。
在大多數成熟人士眼中,別人的認可毫無意義,有那時間還不如將對方給滅了。
可是很顯然,現在還是少年的孫策自尊心很強,還十分看重這一點。
“子瑜兄長,吾該怎麼做?”孫策神情激動的問道。
其他人也就將目光投射了過來。
“很簡單,入伍出仕!”
張幕拿出手帕擦拭了一下手指,正色道:“只要你領兵或者做官,擁有實打實的政績,他便會服你。”
“帶兵或者做官?”孫策愣了一下,皺眉道:“這樣真的可以嗎?可是家父功勳赫赫,是烏程侯,是破虜將軍,是豫州刺史,陸太守不還是一樣看不起嗎?”
如果只是做出成績便能讓陸康不再輕視,雙方早就沒有矛盾了。
“這件事你有所不知。”
張幕看了孫策一眼,解釋道:“你可知當年陸康其實十分尊敬你父親?”
“什麼?”孫策瞪大眼睛,覺得不可思議。
周瑜也是好奇的豎起耳朵。
在舒縣,誰不知道陸康看不起孫氏,對孫堅從來沒有好話,怎麼可能還尊敬過呢?
“看來你們並不知道。”張幕將孫策表情看在眼裡,開口解釋道“烏程侯驅逐區星後在長沙擔任太守,當時陸康的侄兒在宜春縣擔任縣令,被敵兵所攻,無奈只好派人向烏程侯求救。“
“但是烏程侯麾下主簿勸其不要越界征討,可烏程侯卻回答:“太守我沒有什麼文德,只以征伐為功。越界征討,是為保全郡國。倘若以此獲罪,我無愧於天下!”
“於是,烏程侯整頓部伍,起兵馳援!”
“而敵人聽說孫堅要來,聞風逃遁,漢衛朝檢錄了此次戰功,封孫太守為烏程侯。”
張幕說到這,也是有些佩服。
真正研究過歷史才會知道孫堅到底有多厲害,是漢末當之無愧的將星,若非被時代門閥限制,袁術之流根本無法相比。
強如呂布,單挑穩贏孫堅,可在軍隊戰役上,卻被打敗好幾處,可謂悽慘。
只可惜這隻猛虎有些愚忠,心裡只裝著漢室,若是不再忠於漢室,便只會忠於自己,完全不可能被收服。
所以張幕沒想過收服孫堅,更沒想過去救。
“沒想到還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孫策眼神火熱的說道。
張幕說的這些其實不算是秘密,只是孫堅是兵家出身,不被大多數世家主流接受,所有訊息並沒有大肆宣揚。
孫策本還是第一次聽說,本就是狂熱粉絲的他,頓時情緒高漲。
相比較而言,周瑜要淡定很多,認真思索了一瞬後問道:“子瑜兄長,如你所說,陸太守和孫伯父有舊識,怎麼....”
陸康侄子被賊兵包圍,孫堅冒著被上官責罰的風險越界馳援,可以說是有恩。
陸康即便不感恩戴德,為什麼要恩將仇報,四處詆譭孫堅呢?
“那原因可就多了!”張幕看了孫策一眼,倒是沒有隱瞞,解釋道:“王睿,張諮,袁術!”
王睿,是前荊州刺史,和孫堅一起平定荊南各郡,身為文官極為看不起孫堅,兩人素有間隙。
後來孫堅被武陵太守曹寅利用,實則也是順水推舟公報私仇,將王睿給逼的自殺了。
以下犯上,逼死上官,還是以武將身份逼死文臣士大夫,雖然現在還不是宋朝,但也引起軒然大波。
這導致孫堅後面根本得不到文臣謀士效忠,也被陸康敵視。
而張諮是荊州南陽郡太守,負責給孫堅提供糧草,但聽從手下建議沒有照做,最後又被逼死。
最後就是袁術,四世三公之後,但素來名聲極差,私下有傳聞說袁術認為袁家該取代劉家,實乃不忠不義。
孫堅名義上是在給袁術賣命,陸康自然看不順眼。
“明白了吧?”張幕朝孫策問道。
孫策聽完張幕的話,久久沒有開口。
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父親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完美。
張幕說的這些,是平日裡下人和外人不知道或者絕對不會告訴他的事情。
在他心理,一直都以為陸康單純是文人看不起武人。
周瑜和郭嘉兩個聰明人瞬間明白了張幕的用意,名為孫策說話,實則是調節雙發矛盾。
那陸康要說不好,那絕對是扯淡,這位擔任高成縣令時,樹立恩信,使得盜賊靜息,任廬江太守後,平定廬江賊人黃穰與江夏蠻族聯合發起的叛亂,使廬江郡成為揚州唯一不受戰火困擾的地方。
否則,步家為何千里迢迢舉家從徐州搬遷到廬江郡?
“子瑜兄長不愧為蓮花君子。”周瑜心中暗贊,對張幕好感更加。
“看來,主公是想要收服陸康!”
郭嘉比周瑜更清楚張幕為人,考慮到了更深層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