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氣運圖錄,開局收藏甘夫人

第97章 蔡文姬出嫁隱秘,貂蟬和杜夫人

蔡琰一雙美眸盯著蔡邕看,其中有著不同於大多數女子的堅毅。

她生得端莊曼妙,儀態萬方,從小熟讀萬卷藏書,薰陶了她的心靈和氣質,從小跟著父親逃亡,看遍破碎江河,使得她氣度不凡,心有溝壑。

蔡琰不僅博學多才,還擅長文學、音樂、書法。

而這一切,都來自其父親蔡邕不留餘力的培養。

蔡琰以前從沒有頂撞過蔡邕,理論上一輩子也不會做,可今日她卻是做了,只因心中對河東衛氏反感到了極點。

“也罷,便全都告訴你。”

蔡邕長長嘆了一口氣,極為重視禮法的他,為了禮法可以和漢靈帝爭吵的他並沒苛責蔡琰,反而閉上著眼睛,說道:“你可知,太師(董卓)已再三暗示,讓我將你許配給他兒子董琦!”

“什麼!?”蔡琰花容失色。

董琦是董卓唯一長子,長得膘肥體胖,完全是武人模樣,說話如打雷,並且今年當有三十五歲,還有一女名為董白,前些時間剛剛及笄,也就比蔡琰小兩歲。

聽說董琦喪妻三年,沒想到會打到自己頭上。

“父親是覺得將小女嫁給董琦,還不如嫁給那衛家?”蔡琰疑惑問道,聲音平靜了不少。

“不錯,此為無奈之舉!”蔡邕點頭。

“那我們回去吳地不行嗎?”蔡琰不甘問道。

蔡邕當年被漢靈帝劉宏下令流放朔方郡,不得因赦令而免罪,可後來有愛憐蔡邕的才高,趁著第二年大赦天下赦免蔡邕,准許他返回原籍,途中得罪了中常侍弟弟王智,最終逃命江海,遠走吳會之地,待了十二年。

那時,蔡琰三歲,後來四歲到及笄(十五歲)都是在吳會之地長大,口音其實也偏向那邊,帶著吳儂軟語。

直到這兩年,才隨著蔡邕先到洛陽,後到長安。

讓蔡琰選擇,更想回吳會之地居住。

以蔡邕的影響力,她們必定可以生活的很好,更何況師兄顧雍出身顧家,照顧她們可謂輕輕鬆鬆。

“吾離不開!”

蔡邕深嘆一口氣,說道:“太師不會放吾離開長安,讓你一人離開,吾也不放心。”

對於董卓而言,蔡邕是他一面旗幟,一柄標杆,一個用來壓制天下許多清流名士的道具。

孔融很牛吧,孔子後代,有孔北海稱號,還有許多事蹟。

可在蔡邕面前,他啥也不是。

漢末天災不斷,漢靈帝問蔡邕是怎麼回事,其竟然表示是夫人和宦官干政,目標直指何皇后和十常侍,把作死上演到了極致。

結果不用說,蔡邕被這些人盯上,加上他與三宮之一的太尉劉和關係不好,於是被判了死罪。

但蔡邕才名太大,最後漢靈帝還是下詔改成是流放。

而在流放過程中,有敵人派刺客刺殺蔡邕,刺客被他的正義感動,選擇放棄任務,而又有人賄賂有關官員毒害蔡邕,結果受賂之人反而把訊息告訴了蔡邕,讓其提高警惕。

蔡邕還是漢代最後一位辭賦大家。

他身上有太多光環,大到董卓絕對不能放他自由。

而這些,蔡琰也懂。

若非董卓逼迫,蔡邕也不會從吳會之地跑回來,那時候可是天高皇帝遠,沒人能管。

“那女兒不能選擇嫁給別人嗎?”蔡琰問道。

為何她須要在兩人中選?

不是自負,以她的身份,以蔡邕在文學界的地位,隨便嫁入一個世家做主母絕對沒有問題。

大不了嫁給別人。

“文姬,是父親對不起你。”

聽到蔡琰的問題,蔡邕略帶歉意道:“太師權傾朝野,他想要你當兒媳,你覺得這長安城內,有多少敢冒大不韙?”

“那至少要試一試?”蔡琰試圖努力一下。

總有人董卓不敢惹,或者不方便惹。

董卓要照顧到蔡邕本身的興趣,故而都是“暗示”。

只要他所嫁之人不俗,董卓必不會強求,畢竟只是一個女人。

“唉~”蔡邕長長嘆了一口,說道:“汝當年和衛氏訂婚,世家皆知。”

聞言,蔡琰懂了,露出悽苦笑容。

她有過婚約,還是被退婚一方,算是汙點。

世家大族重視顏面,又如何會讓家中嫡子娶她為妻?

至於納妾,或者讓家中庶子來娶妻,當蔡邕不要臉面?

這是一個死迴圈。

而董琦喪妻新娶,又是董卓之子,並不會在乎這些。

蔡邕將蔡琰表情看在眼裡,心中滿是歉意,可還是繼續說道:“吾逃到吳會之地後,衛家和吾撇清楚了關係,還揚言婚約不作數,可終歸沒有正式解除。”

“如今他又求上來,吾卻是不能做背信棄義一方。”

蔡琰眼神變冷。

這便是他厭惡河東衛氏的原因。

婚娶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常情況下,蔡琰不會有任何牴觸,蔡邕說什麼是什麼。

可衛氏是例外。

當年蔡邕遭難,衛氏並非沒有能力相救,可卻視而不見。

最後還是蔡邕靠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名望得到了機會,可卻也隱居吳會之地,不敢太過拋頭露面。

而衛氏卻在這時候宣佈和蔡邕劃清楚界限。

政治上,這很正確,衛家也得了漢靈帝身邊紅人十常侍的褒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