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太可怕了!
原本,在張幕提出建設五衛時,他以為張幕踩在巨人肩膀(漢武帝繡衣使者),站在第三層。
可當看都眼前這百人出現,是張家死士,將會藏在更暗處看著暗處那五十人時,他認為張幕站在第四層。
而但張幕提到糜竺時,他又發現張幕站在第五層。
結果,提及益州。
劉焉死,劉璋繼位?
一州之地,唾手可得?
“主公,你到底站在第幾層?”
郭嘉感覺自己愈發猜不透張幕了。
不過這是好事。
被臣下猜透的君上,可不是好君上。
君上只需要知人善用,只要別刻薄寡恩就好。
如果張幕知道郭嘉心中所想,那一定會告訴你,等你知道什麼是羅網影密衛,什麼是黑冰臺鐵鷹劍士,什麼錦衣衛和東西廠加油血滴子,不良人,內衛。
你就懂了!
..................
時間轉眼過去七日。
這七日間,張幕一直在大船和壽春往返跑。
阮陽等五十個在接受培養後,都朝著各自的目標地前進,搭乘著長弓商會的商船或者馬車。
而在五十人身後,一直有兩雙眼睛在注視著他們。
太守府內。
張幕在見到郭嘉進來後,明白影衛建設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但並沒有急著開口詢問,只是隱晦給了一個眼神後,朝顧雍問道:“這麼說,陸太守是要考驗一下本太守?”
剛才顧雍來稟,說勸說陸康的事情有了結果。
陸康在回信中表示,自覺年事已高(已經六十五),無力更高的職位,這話中的意思其實是拒絕投靠張幕。
但是陸康也沒打算和張幕交惡,畢竟唯一女婿顧穎在張幕麾下做事,朱家也和張幕聯合,張家更和張幕同為留候之後。
在吳郡四大姓有其中三個已經效忠張幕的情況下,作為陸家掌舵人要是太頭鐵,可沒好處。
當然,最主要還是陸康並不愚忠漢室,而張幕不管出身,師承,還是仁德之名都很對他胃口,所以他才不會像原本軌跡中反抗袁術那樣死扛,最後被孫策給滅了。
對於張幕,他有好感,但卻也不想給張幕做事。
所以他最後提出一個要求,只要張幕可以滅掉巢湖境內的所有水賊,他陸康便上表朝廷,告老還鄉,會吳郡頤養天年,請另外派遣大才來治理。
而這個另外派遣的大才,由張幕說了算。
“婦翁是這個意思。”顧雍見張幕並沒生氣,鬆了一口氣說道:“婦翁說要對治下百姓負責,主公您雖然有名望也有德行,但到底還年輕,打敗黃巾賊寇不算什麼,繳滿九江賊也不算什麼。”
“若是能夠覆滅九江郡和廬江郡的心腹大患,證明軍事卻有過人之處,他便願意退位讓賢。”
“有趣!”張幕嘴角微翹。
他倒是愈發欣賞陸康了。
當年漢靈帝要鑄造銅人,大幅加徵稅收,使得百姓貧苦,陸康便有上表勸諫,最終卻落得罷官返鄉的下場,但因為名聲太好,又被徵召為議郎。
後來廬江郡出現盜賊黃穰等人,連結江夏蠻族搞事情,實力龐大到十餘萬萬,朝廷就派遣陸康做廬江太守,來解決這件事。
陸康就任後,賞罰分明,輕鬆擊破黃穰等人。
後來袁術的割據九江,因為軍隊缺糧向陸康索,遭到後者拒絕,袁術之下派遣孫策攻打陸康,將廬江城池層層包圍。
而這一戰,持續了整整二年,城池才陷落。
那時陸康時年70歲。
這是一個類似周瑜的文武全才。
“現在不效忠我也無所謂,但在治下的大才,別想清閒。”
張幕眼中閃過幾抹精光,隨後對顧雍說道:“那便一言為定。”
“陸明府雖然年事已高,但想來再管理廬江郡幾年不是問題。”
“至於解決這巢湖賊寇.....嗯?”
張幕話才說到一半,忽然感應到自己留在糜家商船上的那具幻影有異動,那糜家管事正在瘋狂敲門喊他,聲音中充斥著惶恐。
“出事了?”
張幕心中咯噔一下,急忙對陳群等人說道:“巢湖水匪肯定要剿滅,你們先商量一下,我去去就來!”
話音落下,不等人回應,他便意念一動回到特殊空間內,然後回到幻影中。
“出了何事?”
張幕開啟門,皺眉看著糜家這名小管事。
“先生,出大事了!”
“我們的船被包圍了!”
糜家小管事面色蒼白,聲音急促的說道。
船被包圍了?
遭了水匪?
該不會自己得被迫回壽春了吧?
帶著一陣疑惑,張幕走到門外,看向四周。
這一看,他瞳孔頓時一縮。
成片成片的大船,出現在這渦河之上。
這些船並非匪船,而是官船。
上面還有旗號。
“袁?張?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