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如此,地方諸侯已經擁有絕對自治與開府權力,如袁紹從韓馥手中得到冀州後,自領冀州牧,已經成為一方大諸侯。
原本官職任命由東漢朝廷和地方諸侯兩部分組成,後者上表,前者同意,朝廷地位遠在諸侯之上,可現在朝廷沒有實權,任命官員更多是名分意義,反而諸侯任命地方官員更有實權。
所謂朝廷命官,不過是地方諸侯一手操控,假借皇帝名義完成自己意願,做給天下百姓看的而已。
比如袁紹因曹操立下戰功“表”其位東郡太守,這個“表”字便是袁紹給天子上表,名義上是向天子推薦,請天子接納自己的請求。
可實際上,皇帝的真實意見已經沒人在意,曹操是袁紹小弟,東郡這塊地方現在由曹操說了算,那便是袁紹說了算,那麼他“表”曹操當這個太守,曹操走馬上任就對了。
說到底,袁紹遞上去的表章,劉協現在未必能夠看到,諸多事情都是由董卓一手把持。
另外,上表也代表預設了從屬關係。
張幕若是接受袁紹上表,便和曹操一樣是袁紹小弟,別人也會將他當成是袁紹的小弟看待和處理問題,張幕做出任何功勞,也都有袁紹一份。
而張幕若是佔領揚州諸郡,在外人眼中會歸屬到袁紹頭上,判定這裡是袁紹勢力範圍。
而周術,徐珪,盛憲,陸康,可全都不是袁紹手下,後者自然是巴不得張幕去佔理,成為他的“打手。”
當然,張幕要是能強大到和袁紹同一個級別,那自然可以表達出自己的獨立性,畢竟名義上正統只有漢家朝廷。
可是,這可能嗎?
張幕只是九江太守,還沒上任,勉強算一方小諸侯,手下士卒不算上沛國軍連一萬都沒有,謀士一個郭嘉,武將三個很強但名聲不顯。
袁紹是冀州牧,四世三公之後,頂尖文臣謀士十數人,河北四庭柱名聲在外,士卒超過十萬。
等到前者拿下揚州,後者該有多強?
事實上,曹操和張幕是同樣的情況,當袁紹有幽州,冀州,青州,幷州等地時,不過才有兗州,豫州部分和徐州部分。
這也是促使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原因之一。
名聲!
單看現在,張幕比起曹操也不差,年紀也才及冠,誰會重視?
袁紹那邊,只是隨手佈置了個一石三鳥的陽謀而已!
“那就沒有破局的辦法?”
聽完郭嘉分析,黃忠三人感覺心情十分沉重。
“哈哈哈。”
忽然,張幕笑了,大笑。
“緊張什麼?”
“在吾看來,袁本初不過是送財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