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後世之人稱為鬼才,出生在潁川,少年時已有遠見,見漢末天下將會大亂,不及弱冠(二十歲)便隱居,秘密結交荀彧和荀攸,戲志才等英傑,不與世俗交往,才華只有少部分人知曉。
郭嘉21歲時北行去見袁紹,斷定此人志大才疏,有聚人之能卻不能知人善用,好謀無斷,耳根子軟,便再次隱居,直到戲志才去世,在荀彧舉薦下再次出山,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
郭嘉出身於公元170年,比張幕年長一歲(在東漢)。
兩個月前,張幕從北海返鄉,在一處客棧中偶遇正在喝酒的郭嘉,後者當時剛剛離開袁紹,準備回潁川隱居。
張幕自然不可能放過如此人才,靠著剛剛博出的“美玉公子名號”和“知天下遠觀”,再以美酒引誘,把郭嘉騙到了豐縣。
所幸“英雄醉”給力,張幕才這人才暫時給留下了。
不過可能和郭嘉出身寒門有關。
作為報酬,郭嘉偶爾會給張幕出謀劃策。
“昨日是子瑜賢弟大喜之日,愚兄自然要多喝幾杯。”
郭嘉對張幕擠了擠眼睛,隨手拉開書桌前椅子坐下,姿態說不出的隨意鬆散。
“賢弟,找為兄何事?”
“只要為兄力所能及,必不推辭。”
郭嘉和張幕雖然才認識兩個月多月,但兩人已經相交莫逆。
對比荀彧等士族之人重視繁文縟節,郭嘉更喜歡和張幕相處。
雖然後者自身很講禮法,但卻不會約束他,甚至還發明瞭椅子這等坐著舒服的好東西,深得他心。
一句話,張幕對他郭嘉胃口!
這才是他留在豐縣的真正原因。
寒門要等魏晉後有了科舉才泛指家境貧窮,在此之前亦稱“庶族”,在士族中墊底,卻也是一方大小地主。
郭嘉出身東漢寒門,但家境並不差,不缺錢財糧食,否則也不會有錢喝酒。
“奉孝兄請看。”
張幕將密信遞上。
先前他打算去投奔曹老闆,因此和郭嘉更多是君子之交,頂多想著以後在同一個老闆手下可以相互照應,卻沒想過招攬。
好吧,其實是招攬不到,這也是張幕改變爭霸心態的原因之一。
不過現在,他再次改變注意。
“劉闢..龔都...黃巾餘孽...”
“密謀譙郡?”
看到信封上內容,郭嘉整個人狀態一變,漆黑眸子中泛起銳利亮光,淡淡道:“看來這劉闢和龔都也不是酒囊飯袋。”
“此話怎講?”
張幕坐直身子,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郭嘉深深看了張幕一樣,似是發現了什麼不同,淡然笑道:“子瑜賢弟也知這劉漢天下已經打亂,如今諸侯並起,蜀州劉焉,荊州劉表,西涼董卓,河北袁紹等等,各有打算。”
“黃巾軍已然沒有復起之能,劉闢和龔都顯然清楚這一點,未來必定只能在眾多諸侯中選擇一方投靠。”
“但以黃巾餘孽身份投靠,他們不僅得不到重視,甚至可能被輕視,因此需要增加身上砝碼。”
說到這,郭嘉端起張幕早就泡好的熱茶抿了一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