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良嗣大喜過望,跪倒拜謝。
又是一陣彙報,將這次海上之盟的最終盟約,清楚說明。
宋金合作,一起滅遼。
其中,金取遼中京大定府,宋取遼南京析津府。
這也都是之前就商定好的,沒什麼大的變動,只是,對於趙良嗣彙報的遼國拋石機的事情,讓宋徽宗感嘆良多。
他道:“遼國的神器拋石機,打退了女真的進攻。”
“其實是幫了咱們的大忙。”
“畢竟,若不是遼國這次抵禦住了女真,咱們這燕雲十六州的談判,還談不下來呢。”
“但是,朕憂慮啊。”
“若是女真滅不了遼,我大宋如何火中取栗?”
趙良嗣立即道:“陛下莫要憂慮,依我看,此事乃是大喜才對。”
“奧,愛卿何出此言?”
宋徽宗詫異道。
趙良嗣道:“陛下,如今女真鐵騎鋒芒受阻,必將和遼進入相對持平的勢態中,而兩虎相爭,必然兩敗俱傷。”
“如此,正有利於我大宋火中取栗。”
“否則,若真女真打下來了大遼,卻將槍頭轉向我大宋。”
“那我大宋,豈不是剛驅虎豹,又入狼群?”
“異族爭鬥不休,彼此消耗,才是最有利於我大宋的局面。”
“所以,其實我們大宋,都該感激那遼國的拋石機才對。”
宋徽宗大喜,道:“愛卿所言極是,愛卿所言極是。”
“兩虎相爭,才有我大宋火中取栗的機會。”
“既如此,那事不宜遲,就著手商議,北上攻打遼國的事情。”
“我看此事,童樞密去,最為合適。”
童貫立即起身道:“陛下,老奴願往。”
“老奴定然率領我大宋健卒,收復燕雲十六州!”
“從此,在我大宋北方,築起一面北邊的屏障來。”
“也給陛下長臉。”
宋徽宗大喜道:“好,好,好,童樞密所言,甚合朕心。”
“即令童樞密統帥禁軍,擇日攻打遼國燕京。”
童貫跪倒拜謝,道:“老奴領命!”
說著時,臉上激動神色,溢於言表。
收復燕雲十六州啊,而且,在大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次,比這次更有機會收取燕雲十六州了!
可以說,這次就是天上掉的餡餅,砸在腦袋上。
只要伸手接住,燕雲十六州,就是大宋的了!
而他童貫,就是大宋的大功臣!
封王指日可待!
不過,童貫在稍微冷靜了幾分後,道:“陛下,如今征討遼國迫在眉睫,但是,我今日聽到了一些事情,怕對徵遼有所影響。”
“奧?童樞密聽到了何事?”宋徽宗問道。
童貫道:“江南有一人,喚作方臘,肆意發展明教,如今已經聚數千上萬人,更有糧食,馬匹,軍械,器甲無數。”
“方臘自稱為明教教主,又尊明教總教主。”
“旗下設立光明左右使,八大天王,五行旗,五散人。”
“實力龐大,意圖造反。”
“若這些人早飯內亂,可必然對我大宋北伐,造成巨大影響啊。”
宋徽宗懵了一下,道:“什麼?”
“江南有人要造反?”
“方臘?”
“此人是誰?為何我從未聽過。”
一旁的趙良嗣都目瞪狗呆了起來。
他越接觸感覺越發深刻認識了眼前這位宋徽宗....這特麼是皇帝嗎?
方臘建立明教,尊崇總教主,連他這個久居燕雲十六州的人都知道啊!
宋徽宗,怎麼就不知道呢?
這大宋朝,已經是這樣子了嗎?
那他不遠萬里,回來效忠這大宋朝還有意義嗎?
“咳咳!”蔡京咳嗽了一聲。
方臘意圖起義造反的事情,他已經知道了,不過為了粉飾太平,所以一直瞞著沒有上報,此時便道:“陛下請放心,區區江南方臘,一小賊而已。”
“沒造反便罷,若是造反,地方軍便可輕易滅之。”
宋徽宗也不懷疑,點了點頭道:“對,區區小賊而已,不足為道。”
“不會影響北伐大軍的。”
“童樞密且放寬心。”
童貫裂了裂嘴,但最終還是沒說什麼。
希望到時候別出什麼么蛾子吧,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建功立業的機會啊。
別被這亂七八糟的小事給耽擱了。
而蔡京為了掩蓋方臘的事情,抱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態,先看了高俅一眼,然後道:“陛下,我最近倒是也收到了線報,關於梁山的。”
“他們有了大動作。”
“那梁山頭領林沖,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如今在梁山賊寇窩中,身居高職。”
“聽說,他那妻子,如今被陷落在青州境內的三座匪盜窩內。”
“而梁山為了所謂義氣,已經發兵青州,去攻打了!”
“聲勢很是浩大。”
宋徽宗驚奇道:“真的?”
“梁山賊寇,發兵青州?”
“為了救林沖娘子?”
“這豈不是..”
“一個女人引發的血案?”
蔡京點了點頭道:“是的,陛下,正是如此。”
宋徽宗臉上驚奇之色,越發濃重了。
對於梁山,他還是很瞭解的,不說別的,如今他吃的東西,都是宋江帶回來的梁山廚師做的,非常合乎他的口味。
還有梁山的精鹽,也讓他非常認可。
雖然這都是小道吧,但是宋徽宗對梁山也忍不住記憶深刻了起來。
對於梁山,也是有關注的。
一度在招安,還是剿滅,進行徘徊。
此時聽到梁山的訊息,本來就很有興趣,而梁山的訊息關乎女人,還是為了一個女人,發動了大軍出征,那就更有興趣了。
道:“愛卿,詳細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