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工人也好,還是技術人員也好,定級考核的話,都是要參加每年要麼年中6月份的考核,要麼是12月份的考核,總之一年兩次。
這些都是上級部門已經制定好的考核定級制度,而在一些工廠裡,還有廠裡的相關要求。
就比如現在的紅星軋鋼廠來說,對於廠裡技術部門的技術人員,也是有著一套不同的考核要求的。
對於技術科的實習生,為了讓他們能更快的成長起來,更好的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所以,除了頭一年進廠不需要進行考核外,到了第二年,這些實習生身份的技術人員,之後的每一年裡,至少要參加一次技術人員的晉級考核。
對於考核透過的,給予相應的級別和待遇。
沒考核透過的,當年可參加第二次,或者第二年再參加考核。
總之就是,一個技術口的實習生,你從畢業進到工廠的技術部門後,第一年的實習期不算,之後你要是連續三年考核不過,等到第四年的時候,你可就得下放到車間成為普通工人了。
別看好像這個規定貌似很苛刻似的,可對於這些想學技術的實習生來說,真的已經非常的優待了。
畢竟一個高小或者初中畢業的實習生,一進技術部門就是18級的實習生,工資標準每個月27塊5。
這個工資標準,可是和廠裡一級工的工資相當的。
而一個18級到16級的實習生,你就算是笨一些,算上那個一年的實習期,那也可以在這個段位裡混上10年了。
之後的每3年裡,你只要能晉級一個小級別就可以了,畢竟這個級別裡的考核還是比較容易的。
可要是你在三年裡連一小級都晉升不了,或者在之後的9年裡,你連個助理技術員都升不到。
那麼不好意思了,那說只能明你根本就不是吃技術口這碗飯的。
廠裡也就不會再無條件的繼續培養你,畢竟資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明知道你都爛泥扶不上牆了,還硬糊不是!
當然了,雖然當不成技術人員,你還是可以成為一名光榮的一線工人的。
就算是被下放到了一線,也會給出對應待遇,18.17級的實習生下到放車間後,對應一級工標準,每月工資28元,16級的實習生,對應二級工標準每月35元。
而技術口的實習生一旦透過了晉升考核,晉級成為了助理技術員,哪怕只是15級的助理技術員,那你就算是廠裡的人才了。
一般情況下,只要你能透過實習生到助理技術員的跨越,那麼恭喜你,往後的日子裡,你就算是熬時間,到最後,最低也能熬到13級的技術員。
最後哪怕你一直晉不了級,一直在14.15級的助理技術員的位置上徘徊,那也不用擔心廠裡會把你下放到車間去當個普通工人。
而對於走技術口的人來說,大學畢業和中專畢業的話,那個起點可就高了不少。
大學畢業的話,直接定級14級,工資每月48.5元,可以說只要你來,你最低就是14級的助理技術員了。
之後哪怕你想躺平,那就躺平好了,根本不用考慮什麼被下放到車間一說。
而對於中專畢業生來說,就是要比大學生差一些了。
中專畢業生到廠的話,是定級技術16級,每個月工資37塊。
雖然也是實習生級別,但中專畢業生也不用擔心那個考核下放的問題。
因為按照規定,中專畢業生實習滿一年後,直接晉級到15級,也就是最低階的助理技術員級別。
工資待遇的話,也相應的來到了每個月的42塊5.
所以啊,這就能看出來了,甭管到什麼時候,多讀書、多學習還是有好處的。
而前面這才說到技術員級別,對於走技術口的人來說,後面晉升工程師的道路才是越發的不好走啊。
咱就這麼說吧,不說大學生,就拿一箇中專畢業生來說,你中專畢業到廠之後,要從16級的實習生開始,要經過15至14級的助理技術員階段,再到13至10級的技術員階段,最後才能到9級的初級工程師。
就算你是一個了不得的天才,每半年你就成功晉級一次,那你也得最少三年以後才能晉級到初級工程師,可是這個可能麼,這個不可能!
要知道技術這東西,你不光要自己學,還得有個好老師,好師傅帶。
按照一般人的成長軌跡來看,你得按部就班的成長學習吧。
你中專畢業已經19歲了吧,一年實習期後20歲了,之後經過努力的學習外加一個好老師的培養,算你兩年一個臺階,從15級到9級,你都得最少用上14年吧。
那個時候,你基本上已經35歲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