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眾禽誰來救救我

第100章 這是不是有點太反常了

那個當初要求他好好照顧聾老太太的街道辦馬副主任,可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這麼多真的加在一起,那這聾老太太的身份,難道還能是假的不成?

至於真烈屬到底是啥樣,有什麼具體的待遇?

他易中海雖然是軋鋼廠的八級工(廠八級),院裡的一大爺(代的),他是真的不瞭解、不清楚。

所以,哪怕從聾老太太這裡沒得到他想要的最直接的證明,易中海也還是堅定的覺得,聾老太太是真的烈屬。

只不過,沒了那些有力的證明,那要如何給聾老太太證明清白呢?

要是何大清和許大茂他爹還在,倒是能一起證明。

畢竟當初他們也是親歷者之一,也都是“親眼所見。”

可現在,一個跑到了保定那邊,一個搬的老遠,連他都不知道是哪裡的地方。

再說了,這倆人其實他都不想見,他也不敢去找,畢竟他有些事做的,根本沒法讓人知道。

另外就是,要不是那個馬副主任調走了,也是一個有力的人證。

但現在,哎!

再想辦法吧!

見在聾老太太這裡也得不到什麼有用的資訊了,易中海便和聾老太太打了聲招呼,面色沉重的回了自己家。

等到易中海走後,聾老太太的臉色,頓時變得有些難看起來。

沒想到,竟然還真有人拿烈屬的事來找她的麻煩了。

不過,臉色不好看歸不好看,但聾老太太也沒過於的擔心。

畢竟她從來也沒親口承認過自己是烈屬,那都是別人以訛傳訛,自己認為的,關她什麼事兒?

再說了,她除了享受街道的低保戶待遇,可沒享受過烈屬的待遇。

至於院子裡那些人主動給予她的照顧,那都是他們自願的。

而對於易中海打著她烈屬的身份,在院子裡“作威作福”的。

聾老太太表示:“我一個又聾又老,還老眼昏花,腿腳又不太方便的老太太,我哪知道啊!”

所以,聾老太太也只是略微的變了變臉,便不再想這個事情,繼續打她的盹去了。

要不說這人老精、馬老滑,兔子老了鷹難拿!

這老話還真是不假。

這聾老太太恐怕什麼都知道,哪怕那什麼外面的傳言,估摸著她比易中海知道的都要早。

但人家一點都不慌。

恐怕當初,從享受院子裡那些人的恭敬和“孝敬”的時候,她早就想好了該怎麼應對了吧?

不過想想也是,就說聾老太太這個歲數,可是經過了封建王朝的更替,大清都沒了,後面更是軍閥混戰,再之後的鬼子,到“國府”的舊社會。

就那麼一個亂世之秋,她都能安然無恙的度過來,還能活的挺滋潤的。

你要說她沒點算計,沒點手段,她是咋活下來的?

這邊,易中海回了家,開始冥思苦想起來。

四合院的另一邊,賈家。

“娘,我今個在我們廠裡看到秦淮茹了。”

“誰?秦淮茹?她去你們廠幹嘛?是去找你‘訛錢’嗎?”賈張氏一張嘴,就是以己度人。

賈東旭沒有回答賈張氏的話,而是說道:“娘,我想和秦淮茹復婚。”

“啥?”

一聽賈東旭這麼說,賈張氏立馬就炸了,開始罵罵咧咧起來。

“東旭,像她這樣不守婦道的小娼婦,你可不能要啊!”

“她都敢帶著鄉下那群野蠻人來打我們,你難道還不長記性……”

“娘,你聽我說……”

賈東旭打斷了賈張氏的絮絮叨叨,便和她說起了今天在軋鋼廠的所見所聞。

“啥?”

“那個小娼婦竟然成了你們廠的正式工!”

“還一個月工資28塊!”

“這,這怎麼可能?”

對於賈東旭的話,賈張氏有些不敢置信。

“娘,這有啥不可能的,這事一大爺他們也都看見了。”

“我是這麼想的,這秦淮茹現在也是正式工了,要是我和她復了婚,那咱們家可就是雙職工家庭了。”

“到時候,就連棒梗也能立馬就變成城市戶口。”

“那咱們家,可就是有三個城市戶口了,加上秦淮茹每個月掙的錢,咱們還不得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賈東旭前面的話,說的倒是不假。

按照當時的戶口政策,如果結婚的男女,女方的戶口是農村的,那生下來的孩子,暫時的戶口也是農村的。

要等到孩子在城裡中學畢業,或者長到16週歲,到街道辦辦理戶口轉移手續,才能轉成城市戶口。

而因為父親是城市戶口,只要倆人不離婚,也就不耽誤孩子在城裡上學。

所以不用擔心孩子本身不是城市戶口,就不讓在城裡上學的事。

當然了,要是母親是城市戶口,父親是農村戶口,那孩子一生下來,就有城市戶口了。

而這樣的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發生的。

就算有,那也是鳳毛麟角的。

畢竟這年頭,能在城裡生活的城裡人,誰願意嫁給一個沒定量的農村人。

而像秦淮茹這樣的,原農村戶口的人,進入了工廠,成了正式工後,可以去找廠裡的人事科出具入職證明。

之後,拿著廠裡的入職證明,就可以去街道辦辦理城市戶口的落戶轉移了。

而隨著秦淮茹的戶口變更,棒梗也不用等到中學畢業,或者是16週歲了。

他立馬也能變成城市戶口,吃上定量了。

而這,也是當時為了控制城市外來人口,控制物資定量的無奈之舉。

畢竟物資就那些,有定量的人多了,大家可分配的就會越來越少。

當然了,這一切的前提,是賈東旭和秦淮茹復婚成功,他們賈家成了雙職工家庭。

因為按照政策,像是秦淮茹這樣已經離婚,原先是農村戶口,後來轉變成城市戶口的。

她原先所生的子女,依然遵照原來的政策執行。

她之後再婚所生的子女,享受隨母親戶口的政策。

但要是秦淮茹再次嫁人,不管是和賈東旭復婚,還是嫁給一個有正式工身份的工人。

那麼,按照相關政策中,關於照顧雙職工家庭子女的若干規定,可以不受戶口遷移制度的限制,直接將原本隨秦淮茹農村戶口的棒梗,變為吃定量的城裡人。

畢竟人家父母倆人,都是為了國家建設而奮鬥的工人階級了,適當的照顧一下他們的子女,也是應該的。

這就跟後世的什麼獨生子女補貼,後來的二孩、三孩補貼,有大同小異之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