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9開啟我的電影時代

第383章 《火星救援》首映(晚點還有一章 )

哪怕多這一個百分點,那也是一大筆錢。

張維平這傢伙雖然人不怎麼樣,卻是國內各大製作公司心裡的大好人啊,沒有他,這分賬比例哪能提高。

今天呂楊圈裡的好友基本上都來,就連久未露面的張國容也被呂楊叫來助威。

在受邀的人都來參加後電影正式開始了。

電影一開場半點廢話都沒有,上來就是火星上發生了恐怖的沙塵暴,火星小隊撤離的段落。

劉德華飾演的主角在撤離時被破碎的飛行器部件擊中暈倒,碎片也導致了宇航服的檢測系統出現故障,從而讓小隊其他人以為他沒有了生命體徵。

飾演隊長的侯永為了不讓其他隊員再有傷亡而選擇了撤離。

主角因血液凝固封住宇航服破口倖存,返回基地後自行手術取出腹部金屬碎片,用訂書機縫合傷口。

這一段劉德華演得非常好,拔出碎片時緊咬的牙關,因為疼痛而面色通紅青筋爆凸,還有那滿頭的大汗和佈滿血絲的雙眼。

表現出了人在這種絕境下,為了生存的強悍意志力。

讓所有人為他捏了一把汗。

完成自救後,他透過計算發現基地存糧僅夠400天,而下次火星任務需等待4年,他要等到那個時候,就得自己想辦法弄出糧食。

好在他本來就是個植物學家,利用所學知識,將自己的糞便作肥料,在居住艙內搞出了一個簡易的大棚,成功種植土豆。

這一段看似荒誕,但卻又合乎情理。

而且這種平時很無聊的種植片段,現在卻是讓大家看得津津有味。

完成土豆種植後,劉德華飾演的主角也沒坐以待斃等到4年後,而是開始想辦法跟地球通訊。

他修復好了老式火星車,找尋到了以前遺留下來的火星探測器,修好後成功於地球取得了聯絡。

在發現主角生還後,華夏航天局立馬開展了不計代價的營救計劃。

同時火星小隊的隊員們在知道他還活著後,就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返回火星進行救援。

最終主角透過努力找尋到了被遺棄的火星艙,進行改裝後乘坐探測器成功飛向了太空。

當劉德華勇敢地割破宇航服手套,從探測器中飛向侯永時,所有人都為他捏了一把汗。

最終兩人透過牽引繩成功抱在一起時,現場頓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要不是有不少領導在這,很多人都想大聲歡呼了。

整部電影,75%以上都是劉德華飾演的主角靠著自己學識、毅力解決一道又一道的難題,展現出了華夏人在面對困境時堅忍不拔的精神。

劉德華將這個角色塑造得非常完美,讓他們太有共情了。

同時整部影片出場的人物,不管是火星小隊還是航天局,都展現出了人性的光輝,才完成了這場看似不可能的營救。

同時影片中所展現出的航天裝置都異常的嚴謹,展現出了華夏航天局的水平。

特效水準也非常高,至少大家都覺得不管是宇宙、星球還是太空飛船都特別的真實。

當電影結束時,所有人都為呂楊和劉德華他們這些主創們鼓掌。

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也代表了現在華夏電影工業和航天工業的最高水平。

呂楊也在採訪環節告訴所有人,《火星救援》已經靠賣片賺回了6000萬美刀的成本。

這個訊息讓媒體很是興奮,也讓到場的嘉賓驚歎。

呂楊在國際影壇的號召力果然強大。

而同為投資方的企鵝、中影和航天局樂開了花。

劉德華他們這些演員也是大鬆一口氣,影壇歷史上有的是叫好不叫座的電影,他們做為主演壓力也是很大的,現在有了這些賣片的錢,他們的信心也更足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