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妻子於玥是一個情緒狂魔,受點刺激,就會跳樓的。到現在妻子跳樓的點,他都沒具體搞清楚。
也沒有辦法透過張旭去掌握。這個問題可沒辦法以“是不是”這個句式來提問。
問張旭問題,就要以“是不是”提問,提問的前提是,你得做出猜想才行。
妻子的情況比較複雜。
不能冷落,也不能太過,可以建立更多的羈絆,但必須掌握方法。
從妻子這裡著手,難度太大,可能也會更耗時間,還是從女兒梁珍珍這裡入手省心。
在梁辰提出這個問題之後,那些第二批加入的,時刻盯著直播間盯著他的挑戰者,立刻就開始了復刻。
他們給張旭打了電話,問了同樣的問題。
而他們並不知道的是,他們這樣做,簡直就是在浪費問問題的機會。
因為梁辰的這個手機很舊了,調聲音的按鍵也不怎麼好使,聽筒的聲音特別大,基本張旭說什麼,直播間也能聽到。
那些挑戰者既然可以透過看直播,跟著梁辰學,給張旭打電話。
卻不知道換個問題問,他們大都照抄,當然,他們得到的張旭給的答案,自然也是一樣的。
畢竟,他們所在的怪談都是同樣的嘛!
他們問同樣的問題真的沒意義,如果他們分析出給張旭打電話的意義,應該提問其他的問題才是。
當然,也有不信梁辰的,那是很少數人。
因為他們看到之前的規則,說張旭瞭解他們家的情況,而且透過午夜電話還能讓張旭說實話。
所以他們就先是做了一番自我介紹,然後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開始問各種的問題。
並不是這些問題不好,而是他們問的方式有問題。
所以自然得不到什麼收穫。
因為張旭在電話裡只能說“是”,或者“不是”。
除非你以“是不是”的形式提問的問題的答案,是比較特殊的,讓張旭必須只能用除了“是”、”不是“以外的話來回答。
不然,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
再說此時的梁辰……
本以為張旭可能會給出肯定的回答。
但張旭給出的,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
而是一個特殊的回答!
張旭回答道:“他們不認識。”
不認識?!
梁辰瞬間就有了推測。
既然藍毛衣男孩已經死了,他和女兒梁珍珍還不認識,那就只能說明:
藍毛衣男孩是在女兒梁珍珍出生之前死的!
他和女兒沒見過面。
具體在什麼時候死的,梁辰沒有辦法以“是不是”的形式提問張旭。
因為這個就很難猜。
如果他隨便猜個年份挨個試,最多也只能試兩次,挺浪費打電話機會的。
還是不要浪費剩下的這兩次機會好,提問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才有意義。
在他問完這第一個問題後,那鬼孩子立刻就有了反應。
他的腿動了,緊接著,僵硬地往梁辰這個方向邁出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