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大臣們,也都是連連點頭。
對於荷藍人,他們現在只能夠說抱歉了。至於荷藍人會不會因此而不滿,這就不是他們能夠考慮的事了。畢竟,他們是日不落帝國的大臣,自然要以日不落帝國的利益為重了。
日不落帝國這邊迅速轉變了態度,聲稱戰爭手段只是不得已而為之,必須要儘可能的確保和平。
皇家海軍也是主動撤退,不再前往日耳曼帝國沿海,乃至於連荷藍王國沿海都不去了。甚至於,直接將東面的半個北海都讓給了日耳曼帝國。
日不落人啞火了,選擇了妥協退讓,不再刺激日耳曼帝國,更加不再叫囂戰爭了。
高盧國自然也知道問題嚴重了,甚至於,他們很清楚如果沒有日不落帝國的支援和協助,哪怕他們和沙俄帝國是盟友。但是,他們想要一舉打敗日耳曼帝國的話,也非常的困難。
因此,高盧國國內的漁輪也一下子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雖然他們依舊在鼓吹日耳曼帝國滅亡荷藍王國是非常蠻橫的行為。但是,卻隻字不提高盧國對荷藍王國的安全保證了,更加不會叫囂日耳曼帝國如果不撤出荷藍王國的話,他們就向日耳曼帝國開戰了。
高盧國的確想要打敗日耳曼帝國,想要一雪前恥。但是,他們更加不想再度遭遇一場慘敗。
上一次的慘敗,導致高盧第二帝國滅亡。並且,還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給日耳曼帝國,還賠償了日耳曼帝國五十億法郎的戰爭賠款。
如果再一次慘敗的話,那他們付出的代價將會更大。在沒有必勝把握的情況下,高盧人自然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去冒險了。
至於沙俄帝國,更是偃旗息鼓了。
沙皇尼古拉二世更像是得了健忘症一樣,彷彿忘記了他之前叫囂要將沙俄帝國的陸軍擴大到兩百三十萬人。畢竟,擴充軍隊這些需要花大筆的錢的。而沙俄帝國根本就沒有這麼多錢。尤其是在戰爭一時半會兒打不起來的情況下,那就更加沒有必要這麼著急的擴充軍隊,那隻不過是在浪費錢而已。
更何況,沙俄帝國國土面積廣闊,哪怕戰爭開始了之後再進行動員,也完全來得及。他們擁有廣袤的領土,有足夠的時間以空間換時間,有足夠的兵員進行動員。大量的農奴,只要接受徵召,放下鋤頭就能夠拿起武器上戰場。當然,這樣的沙俄帝國計程車兵們幾乎沒有任何的戰鬥力可言。如果不是擁有兵力優勢的話,沙俄帝國想要打贏戰爭,根本就是妄想。
在這樣的情況下,戰爭自然就打不起來了。
而荷藍人卻發現,到最後他們才是最受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