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李天明曾經聽謝蘭蘭說過,這麼多年了,連他都沒想到竟然還記得。
唐小雨抬頭看了李天明一眼,李天沒有與她對視,而是已經轉頭招呼唐康時和沈玉龍了。
唐小雨這才發現,李天明的動作很穩重,一點都不像是這個年紀該有的。
李天明將一整套紫砂茶具端上了茶几。
唐康時笑了起來:“天明,嗯,我就跟玉龍一起叫你天明吧。”
“唐老師,那是應該的。”
“這茶具看著倒挺像那麼回事,你也會玩這個?”
“沒事瞎琢磨罷了。”
李天明說著,便動手操作“工夫茶”了。
對於天朝的傳統茶道來說,工夫茶算是稍微簡單些的,但步驟仍然很繁瑣。
不過,李天明擁有大師級茶道的能力,很多步驟已經可以化繁為簡了,其效果一點不差。
對於懂行的人來說,製茶是非常具有觀賞性的。
無論是唐康時,還是沈玉龍,他們都對天朝的傳統文化非常瞭解和熱愛,所以很認真的觀察著李天明的一舉一動。
至於唐小雨,她雖然很年紀,但性子淡然穩重,又長期跟著唐康時走南闖北,早就對這些事習以為常了。
從治器,到納茶,再到沖茶、刮沫,李天明的動作舒展、流暢,又不拘泥於外在的形式,就如同舞蹈一般。
完全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無懈可擊”。
很難想象,像這樣的年輕人,可以將中式茶道做得這麼溜。
就連見多識廣的唐康時都不免有些吃驚,與同樣面露驚訝的沈玉龍對視了一眼。
唐小雨的臉上雖仍沒有表情,但看著這樣的李天明,內心深處卻感覺到了一絲溫暖。
李天明並沒有讓三人等待太長的時間,三隻杯中倒入了茶水,茶香立即便瀰漫開來。
李天明並沒有說話,而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然後正襟危坐。
唐康時先端起了一杯,開始品茶。
品茶分為三步,聞香、觀茶,最後才是品味。
唐康時品了一口,不由地讚歎道:“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嚨,神明凝霄漢。”說完,唐康時不由自主地點點頭。
沈玉龍喝完,也誇讚了起來:“天明,你這茶道的境界,可著實不低啊。”
“二位過獎了,雕蟲小計而已。”李天明笑著說,又看向唐小雨。
女孩居然抿嘴一笑,說了一聲:“好茶。”
李天明心想,這當然是好茶,連冰山也能融化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