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楓的表情就有些精彩了,臉上的表情變換不斷。
他沒想到李天明居然真將瓷器上畫的內容說出來了,而且似乎還是對的。
不過,趙樹楓還是認為李天明是運氣好,完全是蒙對的。
“那你能不能給分析一下,這瓷器是什麼時候的?”趙樹楓出聲問道。
分析瓷器年代需要極豐富的專業知識,普通人絕對沒辦法做到。
趙樹楓倒要看看,李天明要如何去回答這個問題。
別說趙樹楓了,陳楠也不太相信他能再將瓷器的年代分析出來。
作為考古工作者,陳楠經常與一些古玩界的專家合作。
那些專家經常要經過討論才能最終得出結論。
偶爾有一些特別厲害的,也屬於古玩界的大佬級人物。
像李天明這種年紀,是不可能有足夠的知識儲備,獨自去斷定一件文物的年代和價值的。
陳楠剛要岔開話題,卻聽李天明先開口了:“其實我也發現了,這件瓷器器形比較特別。”
說著,李天明拿起一張照片,手指著說:“陳教授,你看,這瓷器為下唇口,而且比較豐滿,是往下收的……”
“然後,您在看這上面的畫法,就更加特殊了,線條不直,而且還有斷筆,還有起筆的連線點,這跟大部分的瓷器畫法都不相同。”
“人物畫得高大挺拔,您注意到這些人物的眼睛沒有?這叫有眼無珠,也是一種特別的描繪方式。”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看瓷器的青料,藍白分明,邊緣處理的非常漂亮,這是珠明料的特點,珠明料是在明末清初時出現的,到了康熙年間最為流行。”
李天明這一番長篇大論,當真是把在場的人都給震住了。
衛寧和馮安國這對夫婦自不必說,聽得是雲裡霧裡,就像是聽天書似的。
趙樹楓都給聽傻了,想反駁卻根本插不上嘴,而且李天明分析得頭頭是道,也無從反駁啊!
陳楠好半天才回過神來:“你的意思是說,這件瓷器是清朝早中期的?”
李天明又看了看照片,琢磨了一下才搖著頭說:“也不是,雖然我沒有看過實物,也不敢斷定,但從照片上的一些細節上來看,這東西不夠舊。”
陳楠吃了一驚,古玩行當中,所謂的“不夠舊”,那就是贗品的意思,是一種古玩造假的說法。
“你是說,這個農民是拿假古董騙我們的?”趙樹楓急道。
“這倒也不一定,他說是在山洞中發現的,山洞……正是做舊的絕佳場所。”
其他人也終於明白了李天明的意思。
造假者將瓷器放在了一處偏僻的山洞中進行做舊,卻不巧有個農民闖了進去。
農民就以為這瓷器在這裡很多年了,便從好心給文物局寫了信說明了這件事。
“不過,這也是我的猜測,陳教授,您就當是我說的是閒話。”李天明笑著說,“您明天還是找位資深些的古玩專家鑑定一下吧。”
陳楠心想,李天明分析的那些內容,似乎比一般的專家還要精,還要細,還真不像是信口胡謅的。
如果說陳楠先前只是對李天明比較客氣的話,那接下來就是近乎於尊敬了。
餘下的時間,趙樹楓再也沒有刻意找過李天明的麻煩了,因為他覺得實在是惹不起他。
李天明本來還想摘下脖子上的青銅彎月,問問陳楠是否認識。但他最終還是忍住了,畢竟講解那件瓷器用了太長的時間,在這飯桌上再去研究青銅器就顯得太誇張了。
當飯局結束,李天明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十一點鐘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