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蕭國相和其一黨,說著大義凜然的話,叫女帝也沒了反對的理由。
最後只能妥協,“就依國相所言,今日賽詩會以兵法論英雄。”
“陛下聖明!”蕭國相帶頭與眾大臣齊聲說道。
蘇墨嘴角一抽,就那麼直勾勾的盯著紗幔,似乎想要衝進去問問,“你個皇帝就這麼水靈靈地答應了?”
女帝似乎也是感受到了蘇墨的目光,直接飽含殺氣的瞪了回去,彷彿在說,“別輸,輸了你就得死。”
蘇墨打了哆嗦,突然感覺渾身涼嗖嗖的。
按理說,此刻對於女帝來說,將蘇墨換掉才是明智之舉。
只是蕭國相突然變卦,打了女帝一個措手不及,一時間還真想不到合適的人選。
甚至女帝有考慮過林傲天,畢竟林傲天也是將門之後。
但女帝在看到蕭國相身旁那位時,就知道林傲天的勝算不大。
再加上,蕭國相指明就要蘇墨,女帝也只能先讓蘇墨頂上再想其他對策了。
蕭國相有兩位門生,一文一武。
就連女帝都聽說過這兩個門生的才幹非常了得。
文能妙筆生花,令不少文壇泰斗敬服。
武能獨霸一方,驍勇善戰,所向睥睨!
原本蕭國相是打算以文取勝,但是見了蘇墨卻有幾分才華後,立馬改變了主意。
倒不是不相信自己的門生,只不過,蕭國相不打沒把握的仗。
蕭國相得逞之後,也沒有得寸進尺,而是笑著說道:“就請大學士劉大人出題吧。”
劉春帆左都御史,太子少保。
據說,只有劉春帆見過皇帝的真容,為人剛正不阿,即便是蕭國相也要讓上三分。
女帝也是直言道:“劉愛卿,儘管出題便是。”
劉春帆兩朝元老,目光如炬,不滿的看了蕭國相一眼後,也是上前來。
“南國使臣不日來訪,雖不知其目的,但在信中提到願意歸還佔據我八年之久的城池,泰安城!”
“依臣之見,南國斷然不可能輕易歸還。”
“不如今日就以泰安城為敵,若是陛下欲要收復泰安城,諸位可有何良策。”
女帝聽到這個問題很是欣慰,果然劉春帆一心為國,時刻都料事於先。
蕭國相也沒有反對這個問題,只是看了一眼左邊的門生,苟雄!
苟雄上前,不卑不亢的問道:“敢問劉大人,出兵幾何?”
“精兵五萬!糧草充足!”劉春帆說道。
聽到只有五萬兵馬,不少人都是皺了皺眉頭,那泰安城如今可是有南國八萬精兵駐守,甚至也有可能是十萬,具體數目已經不詳了。
但劉春帆只給五萬,且還是主攻方,這場仗根本沒法打吧。
聽到下面的議論聲,女帝開口說道:“朕自登基以來,四周各國都是虎視眈眈,倘若真要收服泰安城的話,五萬精兵已是極限。”
“就以五萬精兵為準,今日雖為賽詩會,但既論國事,諸愛卿若有良策都可參與。”
聽女帝這麼一說,國相一黨都是默不作聲的笑了笑。
顯然女帝是不放心將這賽詩會交給蘇東坡,以論國事為由,准許其他人出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