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現在留下了手尾,也是給街道以後的工作埋下麻煩。
陳近文看著她們倆懷疑的樣子,不得不拿出五塊錢來。
“王阿姨,劉阿姨,你們就相信我吧,這就是我昨天賣魚掙的錢。”
唉,人小了,怎麼說話都沒人信。
王主任和劉辦事員見他真拿出錢來,面面相覷。
“這樣吧,王阿姨,等會兒辦完手續後,我就去抓點魚回來給你們看,怎麼樣?
對了,你們這裡要魚嗎?我以後能把抓到的魚,拿到你們這裡來換東西嗎?”
陳近文不僅想證明他能抓魚,而且還想把生意做到街道辦來。
他想借機跟街道辦這邊打好關係,等以後陳芳年齡夠了,或許還能提早分配到工作呢。
在現在這個年代,獲取正式工作的方式,一是由國家分配,二是工廠招工,三就是私下買了。
陳芳找工作這個事情,想用工廠招工和私下買這兩個方式,陳近文暫時可沒路子,此時也只能寄希望於分配了。
王主任聽完有些無語,她原本是為了確定陳家這仨孩子分家後,能有生存能力,結果這小子居然談上生意了。
她略一思索,便答應了下來。
“行,你只要能抓到魚,你送來多少,我們就要多少,不過我們要先說好,魚小了可不行。”
王主任這樣做,一來是為了確定陳近文是否真的能抓到魚。
二來嘛,也是想給街道辦這邊多弄點物資。
別看魚這個東西沒有豬肉受歡迎,但它好歹也是肉吧?
“謝謝王阿姨,你可算是幫了我們家大忙了,謝謝您了。”
陳近文急忙感謝了起來。
他又給自己的魚找到了一個安穩的出路,此時也克服了心理障礙,稱呼起阿姨都順口了許多。
掙錢嘛,不寒磣。
這邊確定好以後,王主任便示意劉辦事員帶著陳近文去辦理手續了。
劉辦事員也是乾淨利索,她先是收回了陳家舊的戶口本,然後就開始謄寫新的戶口本。
很快,兩個嶄新的戶口本便被遞到了陳近山和陳近文的手中。
辦理好戶口本後,劉辦事員又帶著他們去到了旁邊的房管所,辦理了一下新的房產證明。
陳家這兩間房子是陳父在建國前,機緣巧合之下買到手的,也算是他們陳家的私產。
現在分了家,他們家的房子,自然也是要分別辦理各自的房產證明的。
辦完房產證,劉辦事員又不辭辛苦的帶著他們去辦了糧本,副食本和煤本,以及一些其他的相關手續。
兩個小時後,所有手續辦完,陳家算是徹底的分家了,陳芳三人與陳近山之間也只剩下一點親緣血脈關係了。
不過這次鬧成這樣,雙方都撕破了臉,以後應該是不會再有啥來往了。
甚至於雙方的關係可能都不如其他鄰居。
也是從今天開始,陳芳三人就能憑著自己的證件去買各種生活物資了。
最重要的是,他們能自己決定自己的口糧,不再受陳近山的左右了。
按照新糧本上所寫,陳芳每月能有二十四斤糧食的定量,陳近文有二十二斤,陳近民有十三斤,三人合計每月能有五十九斤糧食。
這五十九斤糧食將不再全是白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