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心想這般,肅聲說道:“傳朕旨意,將這些士族全部緝拿入京,凡試圖抵抗者,就地格殺!”
“臣,領旨。”
朱希孝拱手躬拜,話語說的堅定異常。
錦衣衛,本就是天子手中的一把利劍、鷹爪。
這一次,是福建地區內計程車族搞鬼,哪怕他心中清楚會遭遇到多麼大的阻力,他都必須去做。
錦衣衛可以死,但絕對不能退!
朱希孝走出了養心殿,明月懸掛在高空浸染了他的衣衫。
他身軀堅韌,每一步踏出的距離都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迅捷而又穩健。
飛魚服隨風擺動,就像是魚兒身上的鱗片,閃爍著肅殺寒芒。
朱希孝緊握著繡春刀身軀寬厚偉岸,一步步走出了皇宮,這大明皇權最高處。
……
翌日,乾清宮。
滿朝文武大臣站立在兩側朝班上。
昨日,天子已下旨調戚繼光回京。
大明海軍建設的事宜也在加緊籌備中。
整整一百五十萬兩白銀,即使大明國庫內有這麼多錢,但想要一口氣全部調撥出去也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朱厚照坐在龍椅上,目光環視著滿朝文武,朗聲說道:“諸位愛卿可有本要奏?”
李東陽隨之走出朝班,手持象牙板躬身拜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準。”
“昨夜,臣已清點了上月的賦稅,相比於先前月份稅收,整整提升了四倍不止,足足四百萬兩白銀。”
此話一出,滿朝驚色。
先前,皇帝提出商業改革之時,他們大力阻攔。
在他們看來,皇帝此舉是在提高商人在民間的地位。
自古以來,商人處於最末等,地位來百姓都不如。
可偏偏,朝廷的賦稅,絕大多數都取之於這些商人。
即使如此,當大臣們聽說這樣的舉措時,心中也有諸多不願。
商業改革,稅目雖然增多了,可同樣也有對部分商品種類的賦稅下調。
多種平衡關係下,整體上來說,還是提高了商人的地位。
可萬萬沒想到,今日,當李東陽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其中差別會如此的巨大。
本以為當時皇帝年少,根本不知賦稅對大明江山的重要。
這些賦稅,早已經過多少代皇帝的調整才會有今日。
一旦妄動,動搖的將會是大明帝國的根基。
可如今看來,少年天子不但知道賦稅的重要性,同樣清楚如何才能更好的改革賦稅去適應當下環境。
若假以時日,大明帝國何愁無錢可用!
心想這般,李東陽的面龐上不禁流露出慚愧之色,拱手說道:“商業之改,乃天子聖明之舉,臣等先前之言實屬愚鈍,還請陛下見諒。”
朱厚照滿意的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朝中大事本就是需要商議而定。”
“愛卿如此盡心盡責,朕又怎會怪罪於你。”
“如今,商業改革已提上日程,愛卿仍需加倍努力,萬萬不可疏於懈怠!”
“微臣謹記陛下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