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早已覬覦大明中原已久。
即使是這些普通的漁民,不比東夷士兵貪婪少多少。
他們之所以沒有踏上中原,只是因為他們欠缺著一個機會。
一個將中原港口開啟的機會。
在他們的漁船上,懸掛著大明殘破的旗幟當做了帆布。
在東夷,等級制度十分明顯,有著這樣的一件戰利品。
即使是東夷的大名都會肅然起敬。
漁民們高傲的揚起了他們的頭顱,向他人講述著中原地域的繁華,和他們子孫後代講述著他們的英勇。
大明鐵甲艦上,戚繼光登在甲板上藉助銅管望遠鏡觀看著。
“將軍,前面發現大量倭國漁船,是否繞開?”
戚繼光聞言,面露寒色道:“直衝上去。”
“陛下有旨,對東夷實行滅國之戰!”
滅國之戰,何為滅國?
大明火炮下,寸草不生,屍骨如山!
“遵命!”
在戚繼光的命令下,大明鐵甲艦全速前行,直奔東夷海島上衝去。
嘩嘩譁——
滾滾浪花拍打著海面,波濤洶湧。
鐵甲艦龐然大物如同山嶽般全速航行著。
“那…那是什麼!”
隨著漁船上的漁民失聲一喊,越來越多的漁民注意到了遠處的狀況。
黑點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甚至好似有一座綿延萬里的山脈鋪天蓋地的向他們壓了過來。
黑壓壓的‘山嶽’將眼前整個海平面覆蓋。
整片望無邊際的大海都在這巨大的陰影下,變得沉寂。
那一刻,當漁民們看到遠處的艦船時,險些跌落入海。
震撼的場面讓他們不知如何自處。
他們從未見過如此龐大的海艦。
一艘艘海艦宛如山嶽般龐大,他們的漁船就好像是一片葉子出現在參天大樹面前,渺小不堪。
漆黑的艦身,好似無底深淵向他們張開了巨口,隨時都有要將他們吞沒的徵兆。
“快,快逃啊!”
不知何人突然喊了一聲,將處在震驚中的漁民驚醒。
他們賣力的划動著船槳,瘋狂的逃離著海面。
但!
他們的漁船速度太慢了,慢到就像是在蝸牛前行。
隨著時間上的推移,鐵甲艦與漁船的速度正快速拉近著。
“開炮!”
砰砰砰——
驚雷震天,舉炮齊發。
數以萬計的炮火同時向漁船砸去。
轟轟轟——
竄天水柱竄天炸起,在波濤洶湧的浪花下,一艘艘漁船頃刻間化為飛屑。
乘坐船隻的水手們驚恐的叫喊著,卻又在一層層浪花的拍打下漸漸沉入海面下。
甲板上,戚繼光自始至終都未曾露出半點波瀾。
炮火之下無冤魂,即使是一名普通的漁民,都有著強烈的服徵中原的想法。
短短不到半炷香左右,大海漸漸趨近於平定。
僅留著一些殘碎的木屑飄零在海面上。
一艘艘鐵甲艦全速向東夷海島的方向駛去,一場轟轟烈烈的滅國之戰,就此展開!
……
翌日!
大明皇宮。
金鑾寶殿上。
朱厚照靜心聆聽著下方臣子們的奏摺。
戰爭已經開始,但對大明民間卻並未產生多大的影響。
一切,都如往日般進行著。
劉大夏走出朝班,手持象牙板道:“陛下,大明以西各海國已與我大明開通商貿。”
“例如滿剌加、彭亨等國,願以我大明為主,世代為臣。”
說至這般,近侍太監將禮部尚書的摺子呈遞到皇帝跟前。
朱厚照目光快速掃視著奏本,頷首道:“準!”
“皇上,臣以為,我大明正值強盛,陛下雄姿英發,待擊敗倭寇之患後,當以開通更多的港口,讓大明百姓進行自由的海上貿易。”
“其次,合理規定附屬國與我大明宗主國間的關係,增加歲銀。”
“如此一來,方可彰顯我大明雄風。”
劉大夏的一番話,引起了朱厚照的深思。
沉吟之際,朝中文武大臣就此一事,議論紛紛。
“李閣老,你覺得如何?”
李東陽兼任戶部尚書,在此一事上,自然秉持著支援的意見。
李東陽面色稍頓,拱手說道:“皇上,微臣以為,大明已有足夠的實力去開通更多港口。”
“也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大明帝國更好的發展,揚我大明國威!”
朱厚照聞言,微微頷首,正欲開口之際,一名言官走出朝班道:“皇上,臣以為不可!”
“解除海禁,已經違背了祖宗法制,如今再繼續擴大海岸,必定導致民心動搖。”
當此一言響起在大殿上的時候,不少頑固派言官紛紛出列持以否定的態度。
“陛下,臣以為,當節制海商貿易,以保我大明近海百姓們的安全……”
朱厚照笑道:“若朕滅了倭寇,滅了周邊的海賊,誰還能傷害朕的百姓?朕的海上有海軍,誰敢騷擾?百姓如何不安全?”
朱厚照的聲音不大,卻振聾發聵。
眾多言官如夢方醒。
那名言官跪伏在地,陛下一語點醒夢中人。
“陛下所言極是,臣遠不及陛下萬分之一的才智!”
朱厚照揮了揮手,開口道:“此事已定,歸班吧!”
“遵旨!”
言官迴歸朝班,繼續議政!
……
一個時辰後,早朝結束。
坤寧宮裡,夏晚卿早就準備好了,她歡欣雀躍的想要同朱厚照出宮玩耍。
西廠督主雨化田垂手站立在夏皇后的身側,他已經在宮外佈下了身穿便裝的西廠番子,大明錦衣衛也進行了喬裝打扮。
雖然雨化田不希望陛下出宮,但是他卻沒有權利阻止陛下出宮……
他能做的,只是保護陛下安危,雨化田可以死,但是陛下和皇后不容任何閃失……
正當夏晚卿翹首以盼的時候,乾清宮總管太監的宣號聲在坤寧宮外響起:“陛下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