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后別鬧

第89章 九邊重鎮十大將軍!

啪!

啪!

啪!

三聲淨鞭響,文武百官相繼登臨朝殿。

“臣等參見陛下。”

“免禮。”

“謝陛下。”

近侍太監上前一步,朗聲宣號道:“皇上有旨,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皇上,臣有本要奏。”

“准奏。”

李東陽拱手說道:“自大明開海以來,鄰外海國皆與我大明帝國建立了商貿關係。”

“每日貨物貿易可達數萬次。”

“龐大的貿易數額,極大增加了兵士們的壓力,微臣懇請陛下增添一部分的人手,用以緩解港口存在的壓力。”

朱厚照聞言,面露深思道:“港口通商,可比國門,事關重大。”

“愛卿此言確有其道理,朕準了!”

話說這般,朱厚照正色說道:“傳朕旨意,自今日起,著手增調千人在各個港口內嚴格把控出入口貨物。”

“吾皇聖明。”

朱厚照微微頷首,威嚴說道:“兵部尚書。”

“臣在。”

謝遷從朝班中走出,拱手說道。

“愛卿身為兵部尚書,想必對九邊重鎮的事情,更加的清楚吧!”

“不如愛卿便在朝殿上說說這九邊重鎮的情況。”

謝遷面色嚴肅的說道:“回稟陛下,九邊重鎮分別為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也稱山西鎮或三關鎮)、延綏鎮(也稱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也稱陝西鎮)、甘肅鎮。”

“共為九邊重鎮!”

“自大明建國以後,這九邊重鎮也就存在,當年太祖皇帝設下九邊重鎮,屯兵百萬,以防舊朝、異族的襲擾。”

“自明之始,北方戰事久爭不斷,而這九邊重鎮則是邊防最前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以說,沒有了九邊重鎮,京城及中原便失去了一層保護的屏障。”

“因屯兵之多,又以防患戰亂為重,每年派發的銀兩多達百萬銀兩。”

“長此以往,在九邊重鎮中的將領們漸漸以田養兵自給自足,減少大明朝廷的開支。”

“……”

待得謝遷話音落下,朱厚照微微頷首道:“工部尚書。”

呂調陽走出朝班,恭敬說道:“臣在。”

“關於九邊重鎮的器械部署情況如何?”

“回陛下,目前九邊重鎮內的兵械大多采用百年前的器備,多為紅衣大炮、舊式火銃。”

“雖說我大明已研製出最新的武器,可在不久之後,便相繼對暹羅、倭國用兵,這些新式武器和火藥全部都供給在外戰事上。”

“目前在九邊重鎮中,尚且還未調集器備前往。”

話畢,呂調陽躬身退回到朝班中。

朱厚照目光掃視著文武大臣,朗聲說道:“九邊重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諸位愛卿比朕更加清楚。”

“太祖皇帝在位時,設下九邊重鎮,其本意是為了防止異族、後金等為禍大明!”

“十大將軍常年駐守勞苦功高,當予以重賞,不知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天子話音落下,朝中的文武百官面色不禁一愣,顯然有些沒明白皇帝的打算。

九邊重鎮,十大將軍,手握兵權,已是位高權重。

前些日子的凌尚巖就是最好的例子。

若皇帝此時再加封十大將軍的話,朝中文武百官的地位又將如何?

一時間,朝中文武大臣不得不為自身地位開始做打算。

“皇上,十大將軍勞苦功高自然是要賞,但不知皇上打算如何賞賜他們呢?”

內閣首輔劉健並未直面回應天子的話,反而是旁敲側擊,打算弄清楚皇帝心中的打算。

朱厚照微微一笑道:“十大將軍勞苦了大半輩子,朕若是不封賞的話,豈不是要讓天下人寒心?”

“朕決意安排十大將軍休養生息,多給後生們一些機會,讓他們選擇在京城中駐防或是為他們親自選擇一處適合靜養的地方。”

天子話音落下,朝中文武百官臉色驟變。

內閣首輔劉健瞬間明悟皇帝心中的打算。

雖然他知道皇帝想要藉機將十大將軍的兵權奪回來,可九邊重鎮事關重大。

若全部換將的話,怕是要軍心不穩。

哪怕大明邊境戰事已定,可若有外敵來犯的話,赴任將領恐怕難以像是十大將軍這般從容應對。

“皇上,九邊重鎮牽扯重大,還請皇上三思啊!”

李東陽亦一同走出朝班道:“是啊!皇上,九邊重鎮不同於其他關隘。”

“若出現什麼差池,臣等擔心京城不保,民心動盪。”

在諸位大臣紛紛獻言獻策之際,朱厚照開口說道:“諸位愛卿心中的擔憂朕自然知曉。”

“這件事朕也不會立即執行下去,若有更好的辦法,朕自然會考慮!”

“今日朝事就到這裡吧!”

“退朝。”

朱厚照簡單說了一聲後,直接起身從金鑾寶殿中離去。

劉健、李東陽目光相視一眼,眉頭深深緊皺在一起。

皇帝突然在朝殿中說出這樣的打算,他們可不相信皇帝會空穴來風。

當即,在天子下朝之後,劉健等人並未著急離開,而是前往養心殿求見天子。*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