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訊息送往京城之際,其他地域內的藩王們也先後得知了這個訊息。
近些時日以來,天子改革士族的訊息早已如風暴般傳開。
即使天子沒有對他們這些藩王們出手,可他們的心中隱隱也感覺到了一絲不同尋常。
尤其是現在福王被殺,哪怕是因為暗中謀反一事,依舊讓他們漸漸放鬆的心,再次緊揪了起來。
這件事上,恐怕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樣簡單。
……
金鑾寶殿。
朱厚照登朝環視百官道:“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工部尚書呂調陽忙身走出朝班,拱手說道:“啟奏陛下,臣有本要奏。”
“準。”
呂調陽將上朝前寫好的奏本呈上,恭敬地說道:“啟稟陛下,新式火炮、鐵甲艦等事宜已步上行程。”
“據臣估計,不出三日,陛下將可看到第一批新式火炮!”
“哦?!”
朱厚照大致掃了一眼奏本,面帶笑容道:“好!呂愛卿果然沒有辜負朕的期望啊!”
呂調陽謙卑一拜,拱手說道:“陛下,根據鐵甲艦的研製,恐怕將會需要大量的鐵料用以鍛造鋼材。”
“單此一事上,臣懇請陛下早做打算,以免在需要大量鋼材的時候,引發市場上的混亂。”
朱厚照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心中考慮著這件事。
不過好在目前除卻朝廷外,民間對鐵器的需求並不是很大。
絕大多數都僅是侷限在農具和器具上。
但呂調陽既然提出了這一點,朱厚照自然也是要早做打算,未雨綢繆。
“不知諸位愛卿如何看待此事?呂愛卿,你可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呂調陽面露深思之色,拱手說道:“回稟陛下,臣共有兩法,可相輔相成共同執行此事。”
“哦?是哪兩法?你且說說。”朱厚照饒有興致的詢問道。
“其一,在大明江山終嚴格規範礦洞的開採,尋找新的礦洞,以彌補鐵礦大量的需求。”
“其二,可以從鄰近的屬國中購買,以平穩大明帝國內的鐵礦的消耗用度。”
朱厚照聽聞此言,眼前一亮道:“諸位愛卿覺得此法如何?”
在大臣們相互討論之際,李東陽率先走出朝班拱手說道:“回稟陛下,此法甚好。”
“現今大明帝國正處於商業改革中,以此倒也可以加強商業間的聯絡,促進我大明帝國的發展。”
“只是微臣擔心,在此期間,會有商人藉機囤積鐵料……”
朱厚照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鐵料不同於其他東西,現今大明帝國需求量最大,但也並不代表著民間不需要。
更何況,在大明律法中並未明確規定此事,以至於大臣們也不好進行評斷。
朱厚照深思片刻後,威嚴說道:“傳朕旨意,凡在外購買鐵料等物者,皆詳細記錄下來。”
“若發現有人刻意囤積,哄抬物價者,一律處以重金罰款。”
“其囤積的鐵料沒收部分!”
“至於大明境內的鐵礦開採等事宜,便交由工部來處理。”
“開採過程中,一定要合理規範、注意安全,保證民夫們的安全。”
“凡若在此期間中飽私囊,偷工減料者,一律重處,罰沒家產充公!”
此話一出,眾臣們亦不再過多深究此事,拱手拜道:“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