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是,將兩者需求的方面進行了中和。
短短一瞬間的功夫,呂調陽頓時想明白了皇帝的打算。
“陛下,臣明白了。”
“請陛下放心,臣明日便可將新型炮彈研製出來,獻給陛下。”
朱厚照擺了擺手,朗聲說道:“不必了!”
“傳朕旨意,明日朕親自前往工部檢驗新式火炮!”
“到了那時候,朕可不想看到有任何意外發生。”
天子的話,呂調陽深深記在心中,拱手說道:“請陛下放心,微臣定當不讓陛下失望。”
“如此最好!”
在呂調陽退回到朝班中後,李東陽忙身走出朝班,拱手說道:“陛下,現今各地正大力清丈田地。”
“而京城更是在各郡前率先完成,目前已繳納上了第一個月的賦稅,請陛下過目。”
李東陽眉宇間顯露著激動之色,朱厚照不用多想便已猜測到這奏本中的內容。
站立於兩側上的文武百官,皆一臉好奇的等待著結果。
當朱厚照目光掃視之際,震驚的數字呈現在他的面前。
單是京城內繳納的糧食這一項賦稅便已多達一百萬兩。
要知道,自商業改革以後,大明帝國內的經濟已經提高了一大茬。
想要再次提升無疑是難上加難的事情。
可現如今,土地賦稅的再次增加,讓大明臣子們深切感受到了帝國正在逐步的強大。
這一百萬兩,乃是根據人口和田地的綜合數量繳納的賦稅。
也就是,百姓們承擔的賦稅非但沒有增加,反而得到了減輕。
至於那些收購大量土地的富商、士族們,倒是有著一定的增加。
不過,朱厚照卻是深知只進不出難以維持市場平衡的道理。
據他所知,福建之地的一名縣官,因在阻撓海賊之際,府邸被焚燬。
以致於家中老幼無房可居,連修繕的錢都拿不出來。
從這一點完全可以看出,大明帝國官吏們的俸祿實在是太少了。
據統計,大明朝一名正七品縣令,一個月的俸祿僅有七石五斗米,也就是1370斤左右。
(ps:摺合每斤大米兩元,一個月的工資也就2700左右。)
雖然聽著每月發放的糧食都足以讓一家老小吃飽。
可實際上很多官吏都會選擇用直接兌換成錢財,比糧食的價值更少一些。
同時,縣衙內的師爺這些,並不屬於朝廷官吏中的編制,其每月的俸祿也會從縣令手中扣除。
真正落到縣令手裡的,並沒有多少錢。
而這也正是為何貪官汙吏會多的緣故,不是他們想貪,而是不得不貪。
但現在,大明帝國得到更好的發展,手中有錢了,自然也硬氣了許多。
朱厚照目光定在奏本上,心中思索著一套合理的俸祿制度。
一來,是為了保證大明官吏們的生活。
二來,也是為了儘可能杜絕貪官汙吏的出現。
只要官吏們手中有了錢,他們自然不會冒著被殺頭的危險去貪汙受賄。
反倒是站在大殿上的李東陽,壓根不清楚皇帝此刻的想法,還以為是這奏本出現了什麼問題。
正當他猶豫著是否開口詢問的時候,朱厚照朗聲說道:“如今,大明國庫充盈,百姓富足。”
“朕又怎會苦了替朕分憂的臣子們?”
“既然土改、商改日漸明朗,其中不乏愛卿們的功勞。”
“今日,朕便與你們談談改革朝廷俸祿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