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的網友津津有味的看著世界第一井的工程進展。
秦羽的目光卻放在了挖出來的泥土上。
井水相對野外的河水溪水,確實乾淨了不少,但是依舊屬於生水的範疇,很難保證他們喝了之後不生病。
怎麼解決呢?
辦法也很簡單,就是把水燒開。
曾經有一個國外的調查報告,縱觀華夏曆史,之所以極少出現大規模的流行病,最大的功勞就是創造出了——開水——這個華夏聖水。
解決辦法就擺在眼前。
秦羽在考慮的是另一個問題。
怎麼燒水?
他在系統商城裡買了一本《石器製造》,這裡麵包括了各種石器工具的製造,其中包括製造石鍋的方法。
做法也很簡單,就是把大塊的石頭慢慢敲,敲出一個鍋的形狀。
但是這個方法的弊端也很明顯。
就是製造過程太麻煩。
十天半個月甚至是一兩個月才有可能敲出一個可以用的鍋。
不僅如此,石鍋在加熱的過程中有很大機率出現炸裂的現象。
裂了,就廢了。
相對於投入的成本,這樣的使用壽命不划算。
“羽哥在想什麼?”
“羽哥有什麼問題可以跟我們說,羽哥後援團就是你最強的後盾!”
“羽哥?”
秦羽說道:“井水只是解決了野水的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生水的問題,既然問題已經出現了,那就一次性解決到位吧。”
找了一根木棍,開始在山腳下挖土,尋找他想要的土壤。
秦羽,想要在這170萬年前的史前時代,復現一個華夏文明偉大的發明——陶器!
還沒穿越之前,秦羽去景德鎮參觀過兩次,對於燒製陶器知道個大概。
陶器對土胚有一定的要求,並不是什麼土都可以製作成陶器。
高嶺土是最好的選擇,但並不是哪裡都有。
除此之外,黏土也是不錯的選擇。
170萬年前的元謀盆地,到處都是黏土,細膩無沙,黏性極佳。
秦羽挖了一大塊,帶回去。
剛剛挖出來的黏土不能直接用。
反覆揉搓,保證內部物質均勻分佈,然後鋪在石頭上做晾乾處理,方便後續定型。
這個過程中,秦羽挖了一個足夠大的地洞,在底下整齊的鋪上木柴,一個原始的地窖就算是做好了。
雖然達不到很高的溫度標準,但是燒製最簡單的陶器問題應該不大。
“我看的有點懵。”
“誰能告訴我羽哥到底在做什麼?”
“沃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