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直播:開局成為華夏之神!

第776章 上課——通貨膨脹和通貨收縮!

“我也想知道。”

“Metoo.”

“……”

不止是直播間裡的網友,華夏世界的百姓也很想知道這個問題。

很多人都知道貨幣並不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的,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貨幣是根據什麼來印製數量的。

秦羽回答長老的疑問,同時也回答網友的疑惑。

他道:“想要理解這個問題,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首先要明白貨幣究竟是什麼東西,貨幣這個東西,用一個最簡單的理解方式來理解它,那就是貨幣,本質上它其實就是一種物品,不管是從最原始的時代還是現在,貨幣本身就是為了解決物物交換這個問題而出現的,所以貨品本質上它就是物品的代替物。”

“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理解貨幣的意義就比較容易了,假設現在是剛剛開始農業時代的一個部落,這個部落裡種植了一些蔬菜,產生了一些肉類,而這些產品全部都需要拿去售賣,在沒有貨幣的時候菜換菜,肉換肉就是最原始的交易方式,或者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拿菜換肉或者拿肉換菜,這時候把物物交換的一方變成貨幣,就演變成了我們所說的購買力,也就是用錢來購買商品。”

“長老,你們現在最原始的定價依據是什麼?”秦羽問道。

“我們是根據熔融草來確定黑鐵幣的價值的,也就是一斤熔融草等於一枚黑鐵幣。”長老回答道。

“好,既然已經確定了貨幣價值,那就好辦了。”

“還是繼續我們剛剛那個假設這是一個剛剛開始農業時代的部落,假設這個部落裡現在一共有1000斤熔融草,那麼想要讓熔融草的價格始終維持在一斤等於一枚黑鐵幣的情況下,那麼這個部落相應需要打造的貨幣就是1000枚黑鐵幣。”

“但是部落會發展,人口會增加,物資需求也會增加,隨著部落的發展,熔融草的種植量達到了2000斤,那麼想要繼續維持一斤熔融草,等於一枚黑鐵幣的定價,就需要再多鑄造1000枚黑鐵幣,也就是讓黑鐵幣的總量相應的達到2000枚。”

“這就是貨幣最簡單的印發原則,貨幣的印發本質上是根據社會物資總量來確定發行量的,有多少物資就印發多少貨幣。”

“當然現實生活中社會物資總量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計算過程,就拿剛剛的例子來說,一個部落裡不可能只有熔融草一種生活物資,它還包括了白果的數量,水果的數量,以及肉類的數量,還有各種工具的數量,把這些東西全部都計算在內,並且統計出它的價值,然後根據這些價值總量來增加貨幣的印發量,這樣才能讓整個部落的貨幣流通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說著秦羽話風一轉說起了另一個和貨幣相關的話題。

“我上面說的就是貨幣印發的原則,總的來說就是我剛剛說的貨幣印發的量,需要根據整個社會的物資總值來進行相應的調整,確保價格始終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

“如果不停地印發貨幣,會出現什麼情況呢?還是按照我們剛剛的例子來說,假設這個部落只有1000斤熔融草,但是鑄幣機構卻在不斷的打造黑鐵幣,讓黑鐵幣的數量從1000枚變成了2000枚,在熔融草的數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那麼每一斤熔融草的價格就變成了兩枚黑鐵幣,也就是說熔融草漲價了,用另一種方式來理解的話,就是手中的錢不值錢了,這就是所謂的通貨膨脹。”*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