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巔從編劇開始

第14章 目的地:香江

兩人上了飛機就開始聊天,聊電影的製作,聊香江的影壇等等。

一部戲從開始籌備,到準備完畢開拍,再到後期製作發行,中間涉及到的環節很多。

香江的一畝三分地裡,有些人和公司是繞不過去的大山。香江如今剛剛才迴歸10年,別說中影了,就算上面的很多東西在這裡執行的時候,都需要考慮地方情緒。

不過好在從千禧年開始,香江更重視內地市場,也很重視和內地影視的文化交流。

其實說白了就是香江不行了,為什麼不行,三句兩句也說不清楚,這事和寶島那邊還有關係。

所以香江現在和內地的影視交流上,還是趾高氣昂的一個狀態。

內地人來到香江拍電影,有名有姓的大佬還好一些,像方陽這樣的,必須要放低姿態到處都要打招呼。

吳思遠也是北電畢業的,之所以中影內部這麼多北電人,是因為現在的中影就是以前的北影廠改制過來的。

韓泙之前是北影廠的廠長,後來中影成立了慢慢的才做到了現在的老總。

這次去香江其實對於吳思遠來說也是一次歷練,他進入中影也有段時間了,不過中影裡面大樹很多,吳思遠即便有些背景也很難出頭。

香江電影近些年發展不是太順利。

普遍認為《無間道》就是香江電影的最後一舞。自此以後香江電影就此沒落。

而香江的這些影視公司也紛紛開始和內地合作,轉投內地市場。

香江的知名影視公司有很多,包括邵氏兄弟、環亞影業、TVB、英皇影業、國星影業、美亞影業、銀河映像、安樂影業等等。

這裡面邵氏、TVB都是由邵一夫先生在上世紀創立和控股的,屬於香江資歷族老的公司。包括環亞影業也都是老牌電影公司。

這些老牌公司的產業佈局都非常完整,從製片、到拍攝、到發行,屬於全能型的。

製片有電影公司,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拍攝要導演有導演要場地有場地。發行還有院線。

一路上兩人都很聊得來。

吳思遠發現,方陽雖然才20,但是他的眼界思想和一些觀點都比同齡人高特別多。說一聲人才是毫不為過。

難怪能在這個年紀就自己籌備一部電影。

方陽說話好聽,兩人又合得來,所以一路聊下來,吳思遠對方陽感官特別好。

下午,飛機才落地香江。

...

到了這裡以後兩人第一個去拜訪的不是娛樂巨頭,而是先去拜訪了導演。

這部戲的導演徐華是曹衛平透過環亞影業找到的。而影片本身自然也是和環亞合作的。

徐華導演是47年生人,今年已經60歲了,比王玉蘭也才小了7歲而已,算是方陽奶奶輩的了老前輩了。

來之前方陽特意的瞭解過,就是為了一會拜訪的時候能說上話。

兩人是在徐華的工作室見的面。

徐華面容慈祥和善,短髮戴一副圓圓的眼鏡。

“徐導您好。”

“你好,請坐吧。”

她知道這個專案的發起人很年輕,但是沒想到方陽這麼年輕。

劇本她看過,她本身很喜歡這種題材,輕鬆的同時又有深刻的內在表達。要不然她也不會接下來。

三人就圍坐在一張小小的咖啡桌前。

徐華開門見山,操著一口港普,直接就和方陽交談了起來。

她想試試方陽的水。如果是二代子弟來玩耍的,她會毫不猶豫的把這個二代打發回去。

詳細的同方陽聊了關於影片的立意,想表達的核心內容,各個人物的內在做了詳細的溝通。

方陽也非常誠懇認真的給徐華詳細說了自己的各個想法。

整體都溝通完以後,徐華滿意的點點頭。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