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巔從編劇開始

第32章 榮歸

後面開出來的就都是大獎了。

最佳女演員,給到了凱特·布蘭切特《我不在那兒》。

最佳男演員,給到了布拉德·皮特《刺殺神槍俠》。

最佳導演銀獅獎,給到了布萊恩·德·帕爾瑪《節選修訂》。

評審團大給到了《穀子與鯔魚》。

最後的最後,重磅大獎。

最高獎項金獅獎(最佳影片),給到了黎安《色,戒》!

因為色界裡面表達的東西很符合外國人的口味,當然也不排除是張emo說服了大家。

...

頒獎結束各大媒體就找準了目標,把所有劇組都圍了一個水洩不通。

最多的、最受關注的,當然是評審團。

因為有資深媒體人直接問出了一個尖銳又犀利的問題。

“請問Mr.張,您身為評審團的主評審,本屆的獲獎情況,是否是評審團妥協後的結果?”

因為這個開獎情況不管怎麼看,都好像有些水分在裡面。

但爭議的焦點當然不是在方陽的最佳編劇。畢竟這個獎項不算大獎,大家也都不在乎。

主要的爭議是在評審團大獎以及金獅獎之間。

畢竟《穀子與鯔魚》、《色界》、《金色大門》、《修訂節選》都是非常不錯的影片。

但是你作為一個華人評審,最終把金獅獎頒給了同為華人的電影,這裡面媒體當然想炒作一下。

這是老外慣用的陰謀論伎倆。

在外人看來,這個結果就是,你把最好的留給自己人了,然後其他的獎項都是斡旋妥協的結果。

張emo足足被媒體圍住了有十幾分鍾。

他反覆的強調,評審是在多元背景的評審團中友好進行的。其中雖然有激烈的討論,也有因其個人偏好的影響。

但是對於最終結果本身,大家都是沒有爭議的,對於所有影片的藝術成就,大家也都是認可的。

而且他還反覆強調:電影應迴歸人性本質,純粹的聚焦藝術和創新。而不要讓因素影響,比如:ZZ因素。

可不管他再怎麼說,媒體還是更加樂意把得獎的因素歸結於張emo的力挺,而不是影片有實力。

不過這些都和方陽沒關係了,就算有爭議又怎樣呢?

因為結果已定,他就是:最佳編劇!

這點毋庸置疑,也毫無爭議。

-----------------

9月9日,各大新聞的頭版頭條。

威尼斯電影節落下帷幕,華裔導演黎安憑藉《色界》奪得最佳影片金獅獎!

從網路新聞到報紙到娛樂新聞都是如此。

《色界》一時間風頭無兩。

至於方陽的這個最佳編劇卻是無人提及。

人們通常只記得第一名,沒人會記得第二名。更何況方陽這樣的老么呢?

不過他自己是很滿意的,畢竟這是他過來這麼長時間,辛勞付出以後獲得的第一個獎項。

曹衛平也感覺還不錯,最起碼不是空手而歸。

而且因為電影有所斬獲,所以很順利的賣了出去。

海外一共賣了500萬美刀,就這一項,電影的成本就收回來了,而且還賺了。

而且回去以後,電影立馬就上映,有所斬獲在宣傳的時候肯定也是有幫助的。

沒得獎和得了獎這個票房肯定不一樣,最起碼差個1000萬總要的。

...

9月10日劇組一行人到達首都機場。

剛一下飛機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現場蹲守的還有娛樂記者。

“請問哪位是方陽先生。”

任大華拍拍肩膀。

“你要火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