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劇本寫完以後,我又寫了一部劇。
曹衛平導演看著還不錯,就幫我聯絡了香江的徐華導演。
然後還幫我張羅了劇組,前幾天剛剛拍完,不過還剩點收尾工作。”
徐政夫妻倆對視了一眼。
沒想到這個小外甥還挺高產?!
去年寫了一個劇本,得了個獎。這緊接著又寫了一個,而且又拍出來了。真夠快的。
“這次寫的什麼故事啊?”
“算是一個有點搞笑又溫情的故事吧,講的是一個高位截癱病人和一個男護工的故事。”
“商業片嗎?”
“不是,是劇情片。”
“那這次也準備拿去參獎?”
方陽笑笑。
“是的,今年年末差不多能準備完畢,準備參加明年的柏林電影節和香江金像獎。”
徐政聽完內心翻江倒海。
國內的影視界其實是分成兩幫人的。
一幫人是搞電影,他們管這個叫第七藝術。一幫人是搞電視劇,在小熒幕上娛樂消遣。
在這兩群人之間,是有一個鄙視鏈的。
搞電影的看不起搞電視的,電影導演要比電視導演高階。
演電影的也看不起演電視的,因為大熒幕是藝術,小熒幕不是。
而且演電影的是可以走向國際的,演電視就只能在國內。在國內面向的還都是普通老百姓,接觸不到高階人群。
所以演電視劇的,基本都想往電影圈裡跳。這在他們看來是階層的躍遷。
就好比劉茜茜電視劇那麼有人氣,為什麼不演了,然後非要去搞電影和唱歌?不就是因為想擠進電影圈子嘛。
這點其實從文化和ZZ層面也有體現。
電影家協會最早創辦於49年,電視家協會80年代末才成立。
不過演電視的要比演電影的有人氣,因為誰沒事就去電影院啊,還是在家看電視的多。
可是演電視的沒有演電影的上檔次。所以影視歌三棲巨星,影排在最前頭。
徐政現在當然也很想進電影圈。
方陽年紀輕輕就已經拿過電影節的國際大獎了,自己現在連圈子還都沒進去呢。說起來還真是慚愧。
徐政道。
“下個月就是金雞獎了,你們也要參加吧?”
方陽點點頭。
“應該是要參加的,不過曹衛平老師還沒通知我。”
國內是這樣子的,從現在到未來的10年,是有些崇洋媚外的。
國際開發署的遠端養殖技術,現在正好是發展的黃金期。
要說起對國外祛魅這件事,估計要等到X大大上來以後才會開始。
所以只要是在國外拿了獎的片子,在國內就不會讓你空手。
因為在文藝界的普遍共識裡,認為國外的藝術水平要比國內高。
如果在國外拿了獎,但是國內不給獎。那就代表著你國內的評委藝術水平不行。
國外都給獎了你憑什麼不給?
你比國外還懂藝術?
所以今年的金雞獎,就算沒去也知道,瞞天過海肯定會得獎。
只不過是看怎麼運作,看最終得什麼獎而已。
...
“小舅,你最近忙什麼呢?”
方陽這話說完,徐政自己都感覺有點尷尬。
外甥年紀輕輕的到處得獎,自己這個歲數了,竟然還休息?咋想的?
“哦,我剛拍完一部劇,在家休息一段時間。”
“小舅,如果要是有合適的劇本,你準備演電影嘛?”
方陽這話一出,徐政的心跳都漏了半拍。
強裝著鎮定,淡淡問道。
“有好的專案當然可以啊。”
方陽微微一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