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關於電影拿獎和香江電影的問題。
國內電影票房真正崛起實際要等到10年11年之後,所有的熱賣大都是從12年開始的。
在此之前,比如07年08年,電影主要盈利方式就是‘拿獎賣錢’和‘票房’兩個部分。
參加海外的電影節,主要就是為了:1.電影賣錢。2.博個名聲。
國際三大電影節的獲獎作品,基本都是可以賣到海外的。質量高的,還可以在海外拿票房。
所以參加海外電影節拿獎只是一個手段,最終的目的是‘搏名聲’和‘賣電影’。
至於參加香港金像獎這裡。既然已經參加國外電影節,而且也滿足金像獎的條件,我覺得拿獎就是摟草打兔子,是順帶手的事情。
08年算是香江電影最後的餘輝了,10年以後,香江電影基本就都是老面孔在活躍了,正式進入黃昏時代。
趁著這個時期可以和香江圈子搭上關係,後面有一些大尺度,稽核嚴格的電影或者題材,就可以放到香江來製作。
相當於有進退兩手準備。我覺得這是一個好事情,所以才寫到了香江。
後面關於電影的題材上面,基本也都會選擇一些熱門的影視。
比如《疾速追殺》系列、《唐探》系列、《前任》系列這種票房作品。
再比如《藥神》、《調音師》、《利刃出鞘》等這種口碑系列。
當然了,科幻題材和愛國題材也不會落下,所以請大家放心。
最後,祝願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