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我還沒想下去呢!”李泰趕緊抓住滑梯扶手。
“哈哈哈!”原來是小兕子的助力!
“哈哈哈……”
院子裡,三位皇子和小兕子的嬉鬧聲清脆悅耳。李淵看到兒子發來的照片,臉上紅光滿面。
他興沖沖地走向院子,揚聲喚道:“孩子們,都過來!都到阿翁這兒來!”
“額?什嘛系?”小兕子瞪大眼睛。
“我們來了,阿翁!”
孩子們聞聲圍攏過來,好奇地看著滿面春風的阿翁。
李淵清了清嗓子,語氣是前所未有的振奮:“方才你們的父皇從大唐打來電話,報了個天大的好訊息!咱們帶回去的玉米種子,在長安城外的田裡種下,眼下已經成片成片地冒出了秧苗!”
“玉米苗?”小兕子歪著小腦袋,努力回憶那金燦燦、甜絲絲的顆粒變成小苗的模樣。
“正是!”李淵蹲下身,拉著小兕子的手,目光掃過幾個同樣難掩好奇的孫子,“不僅冒出來了,你們的父皇說,出芽率極高!種下去的十粒種子,能有八九粒破土而出,綠油油一片,長勢比任何莊稼都旺!”
“九成出芽?”李恪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這可真是……真是祥瑞啊!”他印象中的農事,種子能有一半成活已屬不易。
李泰反應最快,他立刻意識到這數字背後的分量:“祖父,這豈不是說,同樣的田地,收成能比之前翻上一番?甚至更多?”少年聰慧的頭腦裡已經開始計算龐大的糧食數字。
“不錯!”李淵重重地點頭,眼中閃爍著與帝王身份不符的、純粹的農人喜悅,“你們父皇也是這般興奮。他剛在電話裡連聲說,這是大唐的福氣!多產糧食,就意味著大唐的百姓們捱餓的日子將越來越少!”
他彷彿已經看到了長安城外豐收時節的景象,田野裡連綿不絕的是金黃的玉米棒子,百姓們臉上的愁容被飽食的笑意取代。
李泰也深受感染,他鄭重地說:“阿翁,這玉米若真能在天下推廣開來,可活萬民,功在千秋!孩兒真想親眼看看那些長得茁壯的秧苗。”話語間帶著對責任和未來的憧憬。
李淵直起身,望向長安城的方向,彷彿能穿透時空看到那片生機勃勃的玉米地。“是啊,活萬民,功在千秋……”他低聲重複著孫子的話,臉上是難以抑制的自豪和欣慰:
“孩子們,我們來現代的目的,不僅僅是參觀這個花花世界,重要的是帶回繁榮我大唐的物資和先進生產力呀!”
“是,阿翁。”
電話另一端的李世民放下手機,心潮澎湃的感覺仍未平息。玉米苗破土而出的景象和父親李淵振奮的話語,如同暖流淌過心田,最終化為胸中一股亟待噴薄的豪情與緊迫感。
他霍然起身,對身旁侍立的內侍沉聲道:“速召梁國公(房玄齡)、齊國公(長孫無忌)、鄭國公(魏徵)……即刻到太極殿偏殿議事!不得有誤!”
“是!陛下!”內侍感受到皇帝話語中的激動與鄭重,不敢耽擱,迅速領命而去。
不過片刻功夫,接到急召的重臣們便步履匆匆地趕到了偏殿。房玄齡與長孫無忌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訝異——陛下如此緊急召見,必有非同小可之事。
李世民正負手立於殿中,面上帶著難以抑制的喜色,眉宇間更有一份運籌帷幄的銳氣。見重臣到齊,他立刻轉過身,目光炯炯地掃視眾人。
“諸公!”李世民的聲音洪亮而充滿力量,開門見山地道,“方才朕與太上皇通了電話,得悉一個天大的喜訊!”
殿內頓時落針可聞,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
“就是此前我們試種的那來自‘林郎君’所贈的玉米仙種!”李世民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提高,“太上皇言道,長安城外試驗田的玉米,已然破土啦!目前,是生機勃勃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