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下鐘聲之後,鼓聲也隨之響了起來
李世民的身影從太極殿側邊出現,緩緩坐在了皇帝寶座上。
群臣頓時三呼萬歲。
直到李世民示意眾人平身,響徹皇宮的鐘聲和鼓聲才停了下來。
“宣吐蕃國使臣上殿覲見!”
一道道聲音傳了出去,幾名相貌和中原人明顯很不相像的外邦男子,被侍衛領著上殿。
在這幾名男子的身後,是幾件用紅綢蓋著的東西。
一正二副三名使者走到指定的位置,隨即一起跪倒在地,給李世民行了個大禮。
“使臣普耶,參見大唐大皇帝陛下!
兩旁看著的文武百官都暗自點頭。
吐蕃國使者的禮儀是做到位了,最起碼在稱呼和行跪拜禮上符合標準。
李世民臉上帶笑,但心中卻很平靜的開口說道:“幾位使者平身吧!”
普耶站起來之後,又對李世民行了個吐蕃本土的禮儀表示尊敬。
隨後才說道:“尊敬的皇帝陛下,下臣此次前來,正是奉了我國新任贊普松贊干布之命,給您帶來最虔誠的祝福。”
“願您福壽無疆!”
李世民笑著說道:“感謝貴國贊普的好意,也替朕轉達對他的祝福。”
普耶躬了躬身,接著轉身揭開了身後第一件物品的紅綢,顯露出了裡面的一份文書。
“啟稟大皇帝陛下,這是贊普親手所寫的國書,在此由臣敬呈於您。”
李世民端坐了起來,隨後一旁伺候著的宦官趕忙快步走了下去,雙手從普耶手裡接過了國書。
國書上的內容很簡單,先是吹捧了一下大唐的國力強盛,富有萬方。
接著謙虛了一下吐蕃國實力弱小,夾縫中求生存,然後表明希望兩國之間友好共處。
李世民看完之後,把國書放到了一旁。
接著和顏悅色地對普耶說道:“貴國贊普在國書上所說,希望你我兩國之間友好相處,更祈願往來不動兵戈。”
“這其實也是朕的意思,我大唐願意和吐蕃國友好共處,邦交往來。”
“你我兩國之間理應世代交好,以求千年長存!”
李世民的禮儀和場面話完全做到了位,不管心底裡是怎麼想的,但最起碼面上是和善無比。
反正嘴上答應幾句,又根本不損失什麼,至於究竟是不是保持和平和長久共存,完全要看唐朝的需要。
真正要打的時候,並不在乎這份所謂的國書。
而普耶在聽了李世民的話之後,當即再一次跪拜下去。
“陛下請放心,下臣必定一字不差地將您的話轉達給贊普,想必贊普也一定會對此感到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