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臣以為對於吐蕃國的使團,我大唐上下應當充分展現出禮儀之邦的友好姿態。”
“畢竟此時乃是和平之年,我大唐與吐蕃之間並無戰事發生,彼此關係也算和睦友好。”
“我大唐乃禮儀之邦,自有雍容氣度和素養雅量,吐蕃國既然展現出友好之意,我們便應當以禮還之,否則不符合我們大唐的上國身份。”
“因此對於吐蕃國正規使團的來訪,臣建議以兩國相交之禮儀對待,陛下應當於朝會之時親自接見吐蕃國使團中的幾位正使和副使。”
房玄齡作為尚書左僕射,地位和職責基本相當於朝中的宰相,這些大小事務他都有所建議和了解的權力。
房玄齡一說,李世民點了點頭,但還是充滿顧慮。
“是這麼個道理,只是我朝上下在此之前並未收到任何通知,吐蕃國完全就是突兀排出使者團隊,實在是讓朕心中有所不解。”
李世民這麼一說,杜如晦則當即站了起來。
“陛下方才所擔心的其實並非沒有道理,這其實算是我大唐第一次和吐蕃國相接觸,他們究竟有什麼目的,其實還未可知。”
“吐蕃究竟是不是真的要和我們大唐往來,又或者是有別的想法,這些都值得揣測。”
“必須防備著吐蕃國有什麼其他隱晦的目的,倘若對我大唐不利,則應當以雷霆之勢處理!”
眾人聽聞之後,臉上的神色不由凝重了起來。
杜如晦這番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確切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吐蕃真正稱得上是國家開始,到現在根本沒有幾個年頭,甚至現在還有不少吐蕃人用部落自稱。
一直以來都屬於遊離在中原國家之外,根本就不受重視,也沒有大國會正眼相看的小角色。
連隋朝都只是想管就管一下,不想管就懶得理會,可想而知那時候的吐蕃,實力是很弱小的。
然而就只是趁著隋唐交替的中原亂世,這麼短的時間,就將雪區高原給打了個遍,各路勢力都被收服,迅速躍居雪區高原第一大勢力。
這樣的勢力,要真把他們當做什麼都不懂的蠻子,那顯然是不大聰明的做法。
因此這一次吐蕃來使,幾乎可以板上釘釘的,是一定有其他目的。
國與國之間的來往,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牽一髮而動全身,需要考慮的地方太多,由不得李世民等人不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