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點了點頭,隨後揹負雙手站了起來。
“今日這個問題,由朕親自來說給你聽。”
“牧場地震,連續五個月,死了五個人和五百頭羊。”
“羊是動物,而動物的天性,讓他們能夠預知危險,且在危險來臨之際,為保全性命四散而逃。”
“光靠放牧的那幾個人,是絕對攔不住這些羊的,因此五個月後,五百隻羊一隻不剩!”
普耶給李世民行了一個吐蕃國專有的禮儀,以表示自己的崇敬。
李世民接著說道:“此前你的問題是假設朕派出十個人,並且命令他們放牧一年。”
“倘若是其他國家的人,那朕不敢斷言,可只要是我大唐子民,那朕敢確保五個人一個不少。”
“我大唐子民上奉天子,對天子詔令謹遵謹守,令行禁止,除非天子之令更改,否則他們絕不會退縮半分。”
“莫說地震一月死一人,即便泰山崩於前,十人死九個,那剩下一個也絕對會堅守在那,直到完成朕給的任務!”
“這便是我大唐子民的血性,也是朕今日給出這個答案的底氣!”
剎那之間,普耶只覺得渾身震動,喉頭忍不住發出些聲音。
半晌過後,普耶直接跪倒在地,給李世民行了個跪拜大禮。
“尊敬的陛下,請允許下臣向您行如此大禮,您的氣魄實在是世間少有,天下罕見。”
“能夠對自己的國家,對自己的百姓有如此自信,恐怕也只有泱泱大唐才當真有這個底氣,下臣實在敬佩不已。”
“我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在我臨行前的交代,他得出的答案其實也是這個。”
“他認為大唐人都是堅毅勇敢之輩,是遵令而行的血性男兒,命令不改絕不會臨陣退縮。”
李二看著普耶如此恭敬臣服的模樣,不由得心中震盪起來。
倘若沒有王兄弟給自己的那番話語,他恐怕還達不到描繪的這般,對家國百姓自信滿滿。
若無如此賢才相助,恐怕在這一道問題上,他這位大唐天子就要失分了。
在腦海中一陣翻騰之後,李世民還是及時的露出了爽朗笑聲。
“看來我與貴國贊普,也算是英雄所見略相同。”
普耶立馬恭敬的說道:“的確如此,贊普對中原文化十分嚮往,對疆域廣闊無比,人口浩大無邊的大唐,他也是心中仰慕已久。”
“對於陛下您這樣的雄才大略之主,贊普更是希望有生之年能夠與您見上一面,言談一陣。”
“下臣在此有個不情之請。”
李世民抬了抬手。
“你有什麼請求,但說無妨。”
普耶雙手舉起手中的畫卷。
“下臣請求陛下將這幅畫賜予我,我也好帶回國去,給贊普欣賞品鑑一番。”
李世民眼中光芒一閃,對於吐蕃國這次出使的目的,他似乎是抓到些靈光,但卻又還是有些雲裡霧裡的感覺。
不過對於這種小小的請求,李世民當然是爽快的說道:“如你所願,這幅畫就送給你了,也算是你我兩國之間睦鄰友好的見證!”
普耶當即再次卸任,然後讓人把這幅畫卷鄭重的儲存了起來。
“普耶使者,三個問題已去其二,你可以把第三個問題問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