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府。
大殿之中,趙牧檢視著治粟內史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殺氣騰騰!
定秦劍已出鞘!
若趙牧不是穿越而來,知道大秦帝國會中道崩殂。
若趙牧的身份是始皇帝之子,擔負著繼承大秦基業的重任!
若趙牧不是管理律法的廷尉。
他或許願意做一個安樂侯,做看朝堂風起雲湧。
但是,他身在局中,不得不刀劍迸血!
“蕭何!”
“下官在!”
“此一行,兇險萬分,前面便是萬丈深淵!你敢與我前行否!”
“蕭何追隨大人,至死不渝!”
“好!那就給我查!查一個地覆天翻也罷,查一個地滅天誅也好!我與這幫誤國之賊,水火不容!勢不兩立!”
定秦劍在手,趙牧的殺機,已經籠罩向大秦帝國的關中貴胄!
殺六國餘孽之前,趙牧要先用手中劍,斬殺大秦帝國的內部頑疾!
……
御史府。
御史大夫王綰大宴賓朋。
王綰身為關中貴胄,出身名門,自幼便在詩書禮樂的薰陶下成長,現如今大秦一統,位居三公的王綰更是樂於舞弄風月詩歌。
時常在府中聚攏賓朋,高談闊論,吃酒賞美人。
這場宴會,除了攀龍附鳳的朝中官員以外,還有一些擅長歌賦六國名士聚集在王綰的身邊,對王綰吹捧兩句,以獲得御史大夫的青睞,高升一步。
這些名士聚集在一起,大多以國家政務為談資,聊朝堂官員……
冠軍侯趙牧小小年紀,官拜王侯,自然更有談論的樂趣。
御史府上,一名高官正侃侃而談:“王大人,不是我貶低冠軍侯,而是冠軍侯難以服眾啊!你看看滿朝文武,哪個人是像他一樣,溜鬚拍馬上位?始皇帝說魏國不好,他立刻跳出來,要為始皇帝出頭,諂媚到這種地步,也是極品了!”
“陳大人所言極是。”
幾名聚集在陳公瑾身邊的六國名士,紛紛附和。
治粟內史是九卿之一,治粟內史以前的官名是大司農,掌管著天下錢糧賦稅,妥妥的肥缺。
陛下說收兩分稅,治粟內史的手一哆嗦,就敢收七分稅,八分稅,留下兩分稅入府庫,剩下的六分稅,全被關內氏族瓜分。
始皇帝制定徭役制度,為每人每年徭役一月,其他的十一個月休息,若有軍功,可抵消徭役。
始皇帝的想法很好,但是到了下面,掌管徭役的官吏大手一揮,抹掉徭役的紀錄,使百姓一直徭役……
大秦帝國強盛如虎,然而關內氏族,自恃功高,愈發的貪婪!
御史大夫聽著陳公瑾的話,大笑了三聲之後,擺擺手道:“陳公不要著急,冠軍侯這不是接手了一個燙山芋嗎?老朽到底要看看他如何統一六國文字,他若是廢除了六國文字,那就是千古罵名,萬人唾罵。他若是廢除不了六國文字,群臣參奏他一本,看陛下殺不殺他!”
治粟內史陳公瑾舉起了手中的酒盞道:“王大人說得極是,就憑冠軍侯這個乳口小兒和幾個出身卑微的鄉野村夫,也想在咱們的頭上作威作福,真是痴心妄想,咱們的先祖為大秦帝業,已經灑了幾百年的熱血,憑什麼他們就能騎到咱們的頭上!”
治粟內史陳公瑾憤憤不平,他對趙牧擔任廷尉一職耿耿於懷,在他看來,他們這些家族,已經為大秦帝國效命了數百年,理應獲得高官厚祿!
這九卿之位,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一個外鄉人的頭上!
王綰聽到陳公瑾的話,頷首道:“陳大人消消火氣,冠軍侯頂多在蹦躂三個月,三個月後,他若是無法統一六國文字,我看他還有什麼臉活下去!”
陳公瑾聽到王綰的寬慰,心裡稍稍平衡了一些。
“陛下若是讓蒙毅來做這廷尉之職,我二話不說,立刻去蒙府獻禮,陛下偏偏讓一個毫無根基的冠軍侯做廷尉,怕真是私生……”
啪!
“混賬!給我閉嘴!”
王綰豁然站起,一盞酒潑在了陳公瑾的臉上,怒斥道。
這一盞酒潑來,陳公瑾頓時酒醒了一大半,他的臉色也嚇得慘白,他也暗罵自己混賬,筵席之中,人多口雜,他怎麼敢議論始皇帝?
他有些太恣意妄言了,冠軍侯是始皇帝私生子這種話,能當眾說出來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