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劇組並不缺錢,張渠導演也是個精益求精的人,再加上白穆本身的咖位夠高,所以他提出的要求基本都能得到重視。
解決了道具問題之後,就要準備開始拍攝慕容復的第一幕了。
第一幕是慕容覆在全書中第一次出場,也就是太湖之畔的碾坊中,慕容復化名李延宗制服段譽的那一段。
開拍之前,劇組的武術指導趙海給白穆和林智穎講解武術動作。
“等會兒白老師一刀橫劈的時候,你就身子一仰,間不容髮地躲過去……”
趙海邊說邊拿著道具刀做示範,慢動作的展示給兩人看。
“怎麼樣,能記住嗎?”
“我應該沒問題。”白穆點頭道。
“我也差不多。”林智穎道。
“ok,”趙海道,“只要記住動作就可以,反正到時候如果真的記不住,你們可以慢動作,然後後期快放處理一下就行。”
慢動作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現在的年輕演員到底沒有受過專業的武術訓練,不可能打的十分連貫。
如果換成李漣傑或者陳龍,他們哪怕是假打,都顯得十分真,至少不會有明顯的慢動作存在。
沉凝片刻,白穆問道:“林智穎,你武術功底怎麼樣?”
“我沒專門練過,所以可能不太行。”林智穎略有些尷尬道。
他明白白穆的意思,是想“真打”。
這裡的“真打”不是兩人自由發揮亂打一氣,而是說按照設定好的武術動作快速地對打,這樣就不需要使用太多慢鏡頭惹人詬病。
只不過現在能夠做到這點的已經很少了,尤其是在夏國,絕大部分的武俠片都是使用無數的慢鏡頭堆砌,讓人看的鬱悶非常。
“這樣吧,下午才開始拍攝,我們現在先練一練,儘量把動作的連貫性給做好。”白穆提議道。
他自己透過系統學到過國術,對各種武術套路捻手即來,所以拍起武俠片中的動作很容易上手,但是林智穎卻做不到。
因為想要連貫的打好動作,那麼必須顯得有力度,有把控力。
比如說白穆一刀劈下去,可以穩穩地停在林智穎面前兩公分,這就能體現出發力點和打擊感。
於是一整個上午,白穆和林智穎都在練習兩人對敵的武術動作,或者說,是白穆在指導林智穎如何進行精準規避,讓鏡頭看上去“險之又險”。
好在這一幕動作戲並不多,而且多是白穆出手林智穎閃躲,這樣對林智穎的要求相對就不會太高。
至於“凌波微步”的特效,這個靠後期處理就可以了。
下午,第一幕正式開拍。
張渠坐在導演椅上,喊道:“各部門準備一下,馬上開拍!”
“攝影組準備就緒!”
“道具組準備就緒!”
“……”
“好,Action!”
一聲令下,幾個機位立刻向前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