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於宦官之家,家境殷實,所以仕途是相對順利的。”
“但漢王朝在歷經了百年的輝煌後,宦官作亂,魚肉百姓,生靈塗炭,江山社稷早已風雨飄零、窮途末路。”
“少年的曹操見到國家如此腐朽,痛心疾首,但大廈將傾、獨木難支,朝廷已經是病入膏肓,曹操無力迴天。”
“於是曹操成為了眾多諸侯中的一員,從此天下變成了群雄割據的局面,曹操憑藉自己高超的軍事手段,先後消滅呂布、袁紹等人,問鼎中原。”
寫到這裡,白穆停了一下,稍微整理了思緒,然後繼續寫道:
“曹操最愛美人,但這一點在那個特殊的戰亂年代,自然無可厚非。”
“曹操愛才成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一首《短歌行》,抒不盡一腔愛才之心。”
“赤壁大戰曹操戰敗後,已經快六十歲了,此時的曹操已經是一個老人,當年的凌雲壯志已不如當年。”
“他帶著滿腔的遺憾離開了人世,司馬家族一統三國,歷史翻開新的篇章。”
“然而回顧曹操的一生,就能發現他聰明透頂,又愚不可及;奸詐奸猾,又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寬宏大量,又心胸狹窄。”
“可以說是大家風範,小人嘴臉;英雄氣派,兒女情懷;閻王脾氣,菩薩心腸。”
“歷史上怕是再也找不出如此豐富的人物了……”
白穆伏在案前,越寫越多,越寫越投入,因為他突然發現曹操這個人物實在太特別了。
無論是讀《三國志》還是其他幾本著作,都會覺得曹操這個人又可惡又可愛。
他打了赤壁,也打了官渡,他會殺高順,但是卻招降了張遼,他愛才,也殺才。
他奉天子以討不臣,也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有過夢想,最終也變得實際。
他重情重義,卻也奸詐卑鄙,他會寫詩、會識人、會愛家、會無理取鬧,會突然犯傻……
難怪都說曹操長了兩副面孔。
然而可惜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傳奇人物,這一生卻未必活的快樂。
或許他唯一比較欣慰的,就是他有劉備這樣一個大敵。
姑且不論劉備是真小人、偽君子還是真君子,就只是從他們的一生看過來,他和曹操就如同一張紙的兩面。
劉備有野心,一開始就想匡扶漢室,曹操有夢想,後來或許因為是失望,所以變了心意。
曹操是被時代推到了風囗浪尖,而劉備一直在努力登上歷史的舞臺。
劉備一開始得到了關羽、張飛如虎添翼,後來得到諸葛亮又如魚得水,最後身死兵敗而志猶不滅。
再看曹操,他有多少幼年好友對他不聞不問,甚至到最後反目成仇、兵戎相見。
一開始曹操只有家族宗親響應號召,到最後多少人讓他心寒。
許褚夏侯惇在他墓前痛哭卻不懂孟德之夢,賈文和雖懂,卻一聲不吭、只求自保,荀彧也懂,但是他一心向漢,在曹操去世之前便以死明志。
而等曹子建、陳群的九品中正一下來,曹操一直以來的努力就灰飛煙滅。
司馬懿?
司馬懿算得上什麼,哪裡又比得上這些人更讓他寒心呢?
所以終其一生,他也不過只是半個成功者,半個失敗者。
唯可惜可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