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茹酒店二樓的大廳裡,一陣悠揚的琴聲緩緩的飄蕩在整個大廳裡。
舒緩的琴聲,像是柔和的月光一般,灑落在每個人的心底。
張正此時彈奏的曲子,是貝多芬的名曲《致愛麗絲》。
這首曲子的難度其實並不高,是一首節奏舒緩,適合減壓的曲子。
因為張正深知在座眾人的欣賞水平,即便他演奏一首難度極高的曲子,臺下的知青們也未必能聽的出來,那無異於是對牛彈琴。
所以,他十分巧妙的選擇了一首走心的鋼琴曲。
燈光下的張正,端坐在鋼琴邊,黑白相間的琴鍵,在他的指尖下,像是士兵遇見了將軍,乖巧的聽從著他的指揮。
配上他丰神俊朗的外表,若說他是某國的王子,估計都會有人信。
天籟般的琴聲,行雲流水般的從他指間傾瀉而下,像泉水叮咚,勾起了臺下知青同學內心深處的美好記憶。
臺下的眾人此時表現不一,看著張正的眼神有驚訝,有不解,亦有來自女生們的仰慕……
聽到琴聲的楊華建愣了,毛地圖也愣了,剛剛準備夾菜的兩人,此時雙手彷彿不聽他的指揮一般,不由自主的停在了半空中。
音樂是不分國界的,即便他們不懂得欣賞鋼琴演奏的技巧,但他們已經從張正的琴聲中感受到了熾烈的情感。
不僅是他們兩人,場下的其他知青,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個個也都沉浸在張正的琴聲之中。
有的人已經被深深的陶醉了,不由自主的閉上了雙眼,他們從琴聲中,聽到了他們內心最美好的聲音。
在這一刻,他們彷彿穿越過去,情不自禁的回憶起過去那些美好的時光。
下鄉三年,他們無憂無慮,這是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段記憶。
也許是記起了什麼回憶,一些知青的嘴角不自覺的流露出笑意,也有人紅了眼眶。
總而言之,每個人都能從琴聲中聽到獨屬於自己的感受。
到時韓春明,此時他有些呆愣的坐在位子上,眼睛直直的盯著舞臺上正在發光的張正,似乎是第一次認識他一樣。
兩人從小一起長大,他可從來都不知道,自己這最好的兄弟,什麼時候還會談鋼琴了,更關鍵的是,他彈的還不賴。
一時間,怎麼也想不明白的韓春明急的是抓耳撓腮的,他決定聚會結束後需要好好的審問一下他。
要說表情最精彩的當屬程建軍,在張正的琴聲響起的那一刻,他的臉上可謂是青一陣,白一陣,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在變臉呢。
相比於其他人,他好歹學了半年的鋼琴,也更加明白自己和張正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他在鋼琴廠學了半年,就學會了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他知道張正彈奏的《致愛麗絲》,這曲子難的不是彈奏技巧,難得是能彈奏出感情來。
這曲子就連教他彈琴的老師,都不敢輕易的在公共場合演奏,更被說是他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