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趕上太平年景也就罷了,這些老老實實的百姓們在服役完之後,還能及時返回家中耕種,不至於耽誤最為重要的農耕。
但若是碰上天災,亦或者手中掌握了徭役權利的吏員肆意報復,輕而易舉便可令這些辛苦勞作的百姓們傾家蕩產,走投無路。
對此,朱元璋雖是心知肚明,但也找不到太好的法子解決。
畢竟朝廷實在是拿不出足夠的錢糧,來招募對應的民夫青壯,完成一系列沉重而又無法避免的問題。
\"所以,我是不是可以理解。\"
\"如若朝廷擁有足夠的賦稅,或者財政收入,便可透過提供報酬的方式招募民間青壯,令民間百姓免受徭役之苦。\"
\"換言之,百姓們若是能夠在服役的過程中獲取部分報酬,是否便會抵消其分身乏術,難以耕種所帶來的惡劣影響?\"
呼。
曹爽略有些激昂的咆哮聲宛若驚雷,但朱元璋和傅友德二人的神色卻是有些隱晦不定,並沒有想象中激動。
如此淺顯直白的道理,莫說他們這些站在大明權力頂峰的當權者,縱然是民間辛苦耕耘的百姓也能理解。
但問題的關鍵,便是朝廷去哪裡籌措如此之多的錢糧,用於支付這些百姓在徭役期間的報酬?
以大明當下富饒的疆域,即便不考慮遠在千里之外的西南諸省,以及諸如凜冬時分,才會臨時徵用,負責破冰消凍的特殊徭役,每年所需要徵用的百姓人次也得有數十萬之多。
而用於支付這些百姓報酬的錢糧,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至少在日本倭國銀礦源源不斷流入大明之前,捉襟見肘的朝廷永遠難以負擔。
\"先生的意思,咱明白。\"
\"等咱出獄之後,便會求見陛下,令其加快遠征倭國的程序。\"
深吸了一口氣之後,情緒漸漸平靜下來的\"劉三吾\"便朝著眼前臉色漲紅的曹爽拱手道,但眼眸深處卻湧現了一抹轉瞬即逝的失望。
他本以為曹爽會提出何等奇思妙想,用以解決這個困擾了歷朝歷代千餘年的難題,卻不曾最後還是繞到了倭國的銀礦之上。
不過這確實是一個解決的法子。
只要朝廷有了足夠的錢糧,便可為服役的百姓們提供報酬,消除百姓們對於服役的牴觸和怨氣,緩解民間百姓的怨氣,繼而延長大明國祚。
一念至此,朱元璋的身上便是湧現出令人不適的殺意和戾氣。
他突然覺得,這個遠在千里之外的日本倭國,似乎比他視為頭等心腹大患,在草原上虎視眈眈多年的\"北元餘孽\"重要數倍不止。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這個日本倭國,已有取死之道了。
就在朱元璋默默在心底為日本倭國宣判了死刑的時候,曹爽清冷的聲音卻是再度於牢房中響起,令他眼中重現湧現了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