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剛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第218章 杭州亂

九月初三。

前後不過兩天的時間,號稱人間天堂的杭州府突然風起雲湧,不僅城中各個布店關門歇業,連帶著諸多涉及到民生根本的糧店也是隨之掛出了歇業的招牌。

人心惶惶之下,不少農戶百姓們舉家帶口,自發在所剩不多的,幾家還在營業的糧店門外排起長隊,正式掀起了哄搶糧食的浪潮。

及至今日,城中各家糧店的庫存幾乎被搶購一空,但不知是不是有人在暗中散播謠言,哪怕百姓們紛紛購入了維繫一家半月所需的糧食,糧價相比較平常也上漲了三成不止,但城中搶購糧食的浪潮依舊未曾削減,反倒是有愈演愈烈之勢。

黑市上,雖然也有富紳豪商想要藉機兜售家中儲存多時的\"沉糧\",但很快便被連續上漲的糧價所衝昏了頭腦,不僅停止兜售糧食,反倒開始在暗地裡哄抬糧價,營造出城中糧食即將告罄的緊張局面。

瞧其架勢,似乎毫不擔心事後受到來自於朝廷的追究。

在各種\"亂臣賊子\"的推動下,偌大的杭州府一改往日安靜祥和的景象,空氣中都瀰漫著恐慌緊張的氣氛,連帶著食鹽和藥材等貨物也開始有價無市。

隨著杭州城中的氣氛愈發恐慌和緊張,城中的各家衙門也終於\"露面\",貼榜安民,就連藏匿於幕後的富紳豪商們也假惺惺的表態,聲稱朝廷查稅乃是國之大計,百姓們無需驚慌。

沒錯,在杭州城中市井一片蕭條,百姓人心惶惶之際,城中的富紳豪商們終於露出了其爪牙,將造成此等亂象的根本原因歸咎於朝廷查稅。

若非朝廷查稅,他們也不會急於大量兜售手中的蠶絲和桑布,使得其價格連續下跌;若非蠶絲和桑布價格下跌,百姓們也不會隨波逐流的兜售,繼而使得城中糧食及食鹽茶葉等一些列有關於民生的貨物價格上漲。

總而言之一句話,杭州府的混亂景象,皆是因為朝廷查稅。

或許出於本心,或是有人在背後驅使,哪怕杭州城中的農戶百姓們心中清楚,朝廷查稅乃是在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但寬敞的街道上仍是擠滿了自發走到街上\"請願\"的百姓。

一開始的時候,這些情緒激動的百姓們還僅僅是圍在知縣衙門,知府衙門,口中喊著各式各樣的口號;等到最後,就連燕王朱棣所居住的驛館外也擠滿了百姓,聲淚俱下的同時,請求朝廷不要隨便懷疑這杭州府的商戶。

因為驛館外的動靜過大,而布政司衙門又是一副\"作壁上觀\"的模樣,潁國公傅友德緊急將駐紮在城外的將士們召至城中,護持在驛館左右,以防有那暗藏禍心的歹人衝擊驛館。

一時間,整個杭州府擠滿了哭訴請願的百姓,導致本本分分,開門營業的商戶以及沿街叫賣的行商走卒們也被迫待在家中,不敢輕易露頭。

隨著杭州府的亂象愈演愈烈,負責維繫地方穩定的駐軍們終是坐不住了,開始陸續湧入杭州府城。

但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些理應保家衛國的將士們卻沒有第一時間\"鎮壓\"城中的騷動,而是與城中的百姓們哄搶起黑市上所剩不多的糧食。

更有甚者,居然利用手中的兵刃,行那打家劫舍之舉,將杭州府的亂象推上了新的高潮。

...

...

\"都給我老實聽著,\"望著眼前巍峨肅穆的城池,一名全身上下籠罩在甲冑之中的將校面色猙獰,右手緊握的兵刃閃閃發光:\"上頭說了,不準強取豪奪,不準打家劫舍,更不準殺人劫貨..\"

儘管話語嚴肅,但這將校臉上卻並無太多凝重警告之色,反倒是夾雜著肉眼可見的興奮和狂熱。

\"將主,那咱們進城幹什麼?\"

\"我可聽說了,城中的糧食都被搶光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