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門下。
一眾考生大眼瞪小眼,硬是看不出這三筐稻穀的名堂。
旋即,他們又把目光放到了一旁候命的白辰身上。
就在剛才,白辰上前向牛諒說明了三筐稻穀的情況。
而後,這位大明朝的禮部尚書大驚失色,慌慌張張的離開了。
眾考生不傻,知道白辰一定是說出了正確答案!
一時間,嫉妒和豔羨充斥在整個考生行列中。
其中有一人,甚至嫉妒的面目全非,故意朝白辰那個方向,大聲說道:
“喂,你向牛大人說了什麼,該不會是攀親認戚,好讓牛大人給你開後門吧?”
此話一出,全場考生一片譁然。
是啊!
他們這些出身名門望族的學子,都沒能知曉的答案。
白辰一個籍籍無名之徒,又是怎麼知道的?
想必是走了後門!
一時間,眾考生紛紛詆譭誹謗起了白辰。
有的說,這白辰乃是牛諒的門生。也有的說,前些日子,見白辰塞了幾百兩銀子進牛府呢。
更有甚者,傳的是牛諒有斷袖之癖,而白辰親自登門拜訪,在府上待了足足兩個時辰才離去呢。
不得不說,嫉妒使人面目全非,說什麼的都有。
原本白辰並不想搭理這群貨。
都是些高談闊論的書生,無需理會。
可聽到最後一句的時候,他卻是抽了抽嘴角,拳頭有些癢癢了。
且不說牛諒是否真有斷袖之癖,自己像是出賣肉體的人嗎?無論身子前面還是後面,都還是乾乾淨淨的呢!
自己還是處子之身,可沒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待會兒老朱要是真信了這群人的鬼話,自己這駙馬還怎麼當?
念及此處,白辰再也忍不了了。
他當即走上前,來到三籮筐稻穀前,怒斥眾考生。
“爾等飽讀聖賢書,難道就只會欺世盜名,構陷他人嗎!”
“想不到我大明士子,竟是這等陰險偽劣之人!”
“今天我就讓爾等輸的心服口服,莫要再胡謅了!”
說著,白辰指著最左邊的一筐稻穀說道:“甲字號籮筐裡的稻穀,捏著手感踏實,粒粒飽滿,分量很足。”
“我大明新立不久,各地百廢待興,能達到這種分量的稻穀,其產地不外乎只有一個地方,那便是富庶的江南之地。”
“而江南諸地,在經歷了楊憲治揚的事件後,又只有揚州的穀物算得上是最上乘。”
“所以,這籮筐稻穀的產地來自揚州,屬於剛收上來的稅糧!”
白辰的話擲地有聲,中氣十足,當場就把這群成天只知道高談闊論的無能學子給震驚的無以復加。
一個個的張大著嘴,不敢吱聲。
臉色的表情似乎無時無刻不在說,以為是捏了個軟柿子,結果這小子是真有東西啊!
白辰又把目光放向了中間這筐稻穀。
只見他輕輕彎下腰,伸手拂去表面的稻穀,露出了埋在裡層的稻穀。
“這乙字號籮筐裡的稻穀,就好辨認多了。”
“若從表層看,很難看出兩樣,但只需輕輕拂走偽裝在上面的好稻穀,而後露出裡層發黴的穀子,就不難推斷出這是太倉之糧。”
“太倉乃朝廷儲量之地,確保國家的糧食供應。所以看糧官為了掙點零碎錢,又不想被朝廷發現,只能出此下策。”
其實,歷朝歷代都曾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看糧官為了撈錢,不惜將國家的儲存糧倒賣給地方商人,從而再回購等量的次糧賺差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