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抱著朱慈炅,緩緩走過長長的宮道。
魏忠賢,李永貞兩位大璫帶著一群人跟隨,氣氛太冷了,沒人敢說話。
啟祥宮外,任皇貴妃帶人恭迎。天啟將小太子交給皇貴妃,卻神色不善的盯了榮老公公和劉若愚好一會。
天啟被迎入啟祥宮大殿,依然面若寒霜。
良久方才冷漠開口,“石元雅,兵杖局文書。”
李永貞身後閃出一人,快速應答,然後是一陣雞飛狗跳。
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然後王體乾,李朝欽,王朝輔,紀用等人陸續趕到。
盡皆覺得今天有大事發生,但沒有任何風聲,所有人都心中忐忑。
“前些日,有哪些人闖了東宮。李朝欽,你把人全帶下去。”
李朝欽望了魏忠賢一眼,默默不作聲的清點人員。
魏忠賢趕緊跪下,但天啟帝並不理他。
“王體乾,傳旨。令金吾衛將軍左衛參將方懋昌,旗手衛遊擊陳震亨選三千人,即日建太子侍衛親軍,護衛啟祥宮。”
“傳旨,錦衣衛千戶駱養性、衛時忠調啟祥宮,為太子親衛。”
“傳旨,御馬監掌司王坤,忠勇營營管譚進調啟祥宮,為太子侍衛。”
“傳旨,啟祥宮總管劉若愚為東宮典璽令,邱致中為東宮典藥,李繼周為東宮典膳,王之心為東宮典服,高起潛升東宮典兵,方正化升東宮典乘,田維章、盧九德為伴讀,龐天壽、吳良輔為隨侍。”
“傳旨,太子若有差池,以上人等,族誅!”
“擺駕乾清宮,傳黃立極,來宗道覲見。”
朱慈炅很懵,他知道這劑猛藥可能改變什麼,但沒想到從自己身邊開始改變。
看著天啟爸爸在文冊上一邊劃拉名字一邊傳旨,很是霸氣。
小朱同學聽著東宮六巨頭的時候是無感的,但是跟高公公差不多大的盧公公接替高公公的位置,小朱懵了一下。
盧公公不是立弘光的大太監,現在就出頭了?
可是接下來的倆個十歲上下的小太監的名字差點讓小朱宕機,這是永曆和順治的太監啊,而且都是傳說中的大奸。
他們怎麼會在北京城,怎麼全進了老子的東宮?
歷史已經變了,不會有弘光的,更不會有永曆和順治,小朱一遍又一遍的給自己做心理暗示。
可是,在內心深處還是怕得要死。
他已經裝神弄鬼的改變了天啟,似乎天啟落水的事故可以避免。他還把手試探性的伸向外朝,伸向勳貴。
他不知道是何人要搞死天啟,魏大璫顯然不可能,天啟是他一切權力的來源。
除了魏廠公,在後宮有勢力的太監王體乾、李永貞也基本跟魏廠臣綁在一起的。
皇后?鄭太妃?她們有點影響,但是翻天之事,她們的力量還遠遠不夠。
直到看到錦衣衛大漢將軍,小朱才意識到一個幾乎被遺忘的勢力——勳貴。
大明皇帝的安全,從來就是掌握在勳貴手中的。雖然這些蛀蟲打仗拉垮,但是搞政治鬥爭還是有一套的。
小朱甚至腦補出了他們的動機,天啟老子放手讓魏公公對付外朝,而魏公公膨脹了,侵犯到了這些與國同休的利益。
他們搞不定老魏,那就搞天啟,換個皇帝,勳貴還是勳貴,可是魏公公就不是魏公公了。
小朱太小了,他不知道自己的警告有幾分作用。
英國公能不能看在他的面子上不搞他老子?
但是,他必須要顯示自己的政治存在了。
敲打魏公公就是他出手的第一步,大明已經有太子了,所以絕不能有皇嫡子的出現,這是小太子的底線,魏公公還想當魏爺爺就必須要懂。
可是,事情的發展有些出乎小太子的預料。
他以為彈劾魏氏是合適的,卻不知道政治從來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他雖然有二十一世紀的思維,卻遠沒有政治上的成熟。
魏選侍沒跳起來,魏廠公也跟著落地了。
下午傳來訊息,大內格局也同時大變。
趙本政和田昭復出,為司禮監秉筆。
李朝欽不再兼內宮廠,改由劉應坤提督。
魏廠臣的頭號打手,東廠的劉榮因為闖太子宮被直接杖斃。
塗文輔、石元雅發配鳳陽。
大內諸門提督,全部換人。
北鎮撫司許顯純接替了田爾耕,掌錦衣衛事。
啟祥宮的變故還沒完,一批侍奉任妃的宮女太監緊跟著換人。
除了榮老公公和兩個一直跟隨任妃的親信宮女,全部換成了新人。
據說是天啟和張皇后親自挑選的,大部分都是新入宮不久的新人。
啟祥宮上上下下都被清理了一遍,出去的人據說有不少都失蹤了,無論新來的和留下的人,全部戰戰兢兢。
小太子自己都被整懵了,任妃抱著他,他能明顯感覺到母親在發抖。
啟祥宮的大權被劉若愚完全接手,聽著劉公公安排人,榮老公毫不在意,還伸手來逗小太子。
“殿下要吃蜜餞嗎?”
朱慈炅對他翻了個白眼,拍了拍母親的手,“娘,不怕,有兒子呢。”
任皇貴妃趕緊道,“人前不許叫娘,叫我皇貴妃娘娘。”
朱慈炅一愣,“我是太子,孩兒愛怎麼叫怎麼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