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啟:年方三歲,登基稱帝

第21章 我還沒長大,我就成了你

泰昌年,李選侍權傾後宮,是明末三大案之一“移宮案”的主角。他妄想控制朱慈炅他爸,學萬曆老孃,控制朝政。

可惜,大明朝沒有培養武則天的土壤,她失敗了,移居仁壽殿。

當初,詹事府少詹傅冠彈劾魏氏提到的“仁壽殿尚存”,就是暗搓搓的指她。要是天啟爸爸看到,估計立馬勾起不好的回憶。

樂安攤上這麼個親孃,在後宮的日子可想而知。

雖然天啟爸爸是個厚道人,樂安和李選侍該有的待遇一點沒少。但皇宮是個奇葩的地方,捧高踩低再正常不過了,後宮太監、管教嬤嬤到宮女,沒人給樂安正常公主的尊重。

小朱慈炅到仁壽殿給福王老孃鄭太皇太妃請過安,曾經偶遇過樂安一個人躲著哭,他還懂事的安慰過這位小姑姑,呵斥過她的管教嬤嬤。

“皇姑姑,我沒父皇了。”

朱慈炅抱著樂安的大腿,失聲痛哭,淚水打溼了朱徽媞的孝裙。

“皇上乖,別哭了。你以後要自稱朕了。姑姑送你回宮。”

也不管朱慈炅是否同意,把小朱抱起就出了乾清宮。

西暖閣內,慈禧太后與榮老公公,王體乾,劉若愚正聚在一起,批閱奏摺。

慈禧太后很不耐煩,“李閣老是什麼意思?武舉殿試以前都沒有,怎麼現在突然提出來。皇上還那麼小,讓皇上去看那些莽夫舞刀弄槍的嗎?”

榮老公公耐心解釋:“太后,內容是啥不重要,這是李閣老單獨送慈慶宮的摺子。”

慈禧太后很任性,“我不管,他愛送那送那,這些東西我一個婦人家看都看不懂,誰知道他們的彎彎繞。不想看了,給慈寧宮送去吧,她懂,我不懂。”

轉頭又對劉若愚道:“去看看你們皇上上香好沒好,怎麼還不回來?”

朱慈炅已經聽到她的話了,但樂安有點怕見外人,尤其是大太監。

裡面三個雖然有孝衣遮著,但還是能看出是蟒袍太監,她一個也不認識,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人。

什麼,大明公主不認識司禮監掌印?

對,對樂安來說,就是如此。

劉若愚出來了,樂安大長公主抱著小皇帝躬身施禮。

劉若愚差點嚇爬下,迅速從孝衣的樣式推斷出這是一位公主,趕緊跪下,“奴婢恭迎皇上回宮。見過公主殿下。”

樂安大長公主這才意識到懷裡抱著的人不能行禮。

慈禧太后迅速迎了出來,公主遞過小皇帝,趕緊給太后嫂嫂行禮。

小皇帝在母親懷裡恢復了情緒,

“劉伴伴,給朕皇姑送些吃食來,皇姑守一整天了,就在這休息下。”

“王大伴,李國普送的啥奏摺?”

“是關於武舉的,問要不要辦個殿試?”

“辦。你找劉宇亮,叫他主持籌備。朕到時會去看看的。”

小皇帝今天無比懊惱,很久都無法入睡。

他發現,他所謂的太子黨就是個笑話。

他很想他的父皇,很想念魏爺爺。魏爺爺在,把這些奸臣全砍了。

張瑞圖,就是二五仔,還不能不用他。他丫的居然是朱慈炅太子黨的旗幟,必須要讓他入閣。

那徐光啟也沒有歷史記載的開放印象,畏畏縮縮的,完全不是一個開明政治家的樣子。

畢自嚴倒是有點進取之心,可連特旨入閣都不敢,也是恪守政治傳統的,希望他真有經濟頭腦吧。

黃立極,黃立極倒是有些能力,投靠也真誠,但是這丫的私心好重,迫不及待的想報仇,把大明又拉回黨爭的節奏。

沒一個省事的。

別把老子惹急了,惹急了老子也搞閹黨。

劉若愚,不行,老好人一個。

高起潛,有潛質,但政治白痴一個。

方正化,這個更差,只會砍人。

老爸啊,我還沒長大,我就成了你。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