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繼位後非禮儀性的小朝會在所有人的滿腹心事中只剩下了最重要的一個議程——人事調整。
內閣次輔,文華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孫承宗突然出列,“臣請留對。”
所有人心中咯噔一下,重啟朝的黨爭要開始了嗎?
詹事府詹事,禮部尚書張瑞圖也不慣著,“臣亦請留對。”
朱慈炅拍拍小手,“王體乾,先宣旨。”
王體乾微笑著出來,真是運道啊,小皇帝依然信任他。
“奉皇上諭:司禮監由王體乾續任掌印太監,任期五年。
劉若愚升任司禮監秉筆提督東廠,任期五年。
高起潛升任御馬監掌印,任期五年。
方正化升任御馬監少監提督乾清宮,任期五年。
李永貞轉任神宮監掌印,田詔轉任中都守備,劉應坤轉任南京守備。
罷錦衣衛都督許顯純,鎮撫使吳孟明。
升衛時忠任錦衣衛指揮使,高文采、駱養性任指揮同知,任期五年。”
殿中大臣勳貴皆是驚歎,劉應坤,許顯純都是在新帝繼位中的有功之人,怎麼就完了?
那個新任錦衣衛都督衛時忠是什麼人?小皇帝從哪找來的?
英國公張維賢眯著眼,看了看御座側後,有些不能確定,“似是宣城伯幼弟。”繼而心中大驚,勳貴中早有人跟小皇帝有一腿。
內宮和錦衣衛是皇帝的自留地,朝臣沒有發表意見的資格,但是敏銳者還是注意到了不一般的事——任期五年。
王體乾又拿出一張宣紙,繼續道,
“皇上有諭與眾臣議:擬晉黃立極為太傅禮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主持內閣機務,任期五年。
擬晉孫承宗為太保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入閣輔理機務,任期五年。
擬晉張瑞圖為少傅太子太師刑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入閣參預機務,任期五年。
擬晉來宗道為少保太子太傅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參預機務,任期五年。
擬晉徐光啟為太子太保工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入閣參預機務,任期五年。
擬晉畢自嚴為太子少師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入閣參預機務,任期五年。
擬復劉一燝為少師太子太保皇極殿大學士,入閣諮詢顧問機務。
此時,內閣九卿六部親王勳臣皆備,即開廷議。誰贊成誰反對?”
殿中眾臣一下譁然,廷議可以這樣搞嗎?皇帝親自下場,還能有勳貴參與?
禮部尚書周登道第一個站出來,“此不合制。何時有皇極殿大學士?”
“此朕新立,專授前任功勳閣老。為朕治國顧問,協理內閣,參與票擬,禮同首輔,如內閣首輔次輔皆缺位時,代主內閣。
劉閣老為先帝功臣,朕年幼,先帝曾告訴朕,可起復葉向高,劉一燝扶保。你贊成還是反對?”
周登道啞然,皇帝你不講武德,這時候抬出先帝,怎麼反對?“臣無異議。”
剛轉任吏部尚書的王永光還是比較剛健的,對小皇帝的騷操作非常不滿,
“畢自嚴未入翰林,怎可入閣?徐光啟歷官不夠,這二人都是何人向皇上推薦的?”
“徐光啟是剛故去的葉太傅推薦的,說是可以代他。畢自嚴嘛,黃先生推薦的?”
黃立極一臉懵逼,“啊,對。是臣推薦的。”
“王尚書是覺得先帝留給朕的葉太傅不夠資格還是大明首輔不夠資格?”
王永光感覺腦容量不夠了,黃立極跟畢自嚴有個毛的關係,看黃立極的表情就知道,黃立極這是公然為皇帝站臺。
“黃首輔先前已經遞交辭章。”
“哦,對,就是黃先生要告老,所以薦賢臣入閣,這道理說得通。至於辭章嘛,朕初繼位,還需要黃先生扶上馬,護一程,所以,朕駁了。”
王永光依然不退,看著如喪考妣的施鳳來、李國普,冷笑道,
“皇上所擬名單中,似乎少了施閣老和李閣老?”
“對,朕以為大明內閣應以七人,五年為定例。
重啟五年再行大推,老病無能者退,優者可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