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別緊張,諸位參加的可是我大明版的鹽鐵會議。這樣的會議以後還會開很多次,這麼小心翼翼可不行。”
小皇帝朱慈炅儘量模仿著天啟爸爸對臣子的和藹樣子,年幼的臉上透出的摸樣反而叫可愛更合適。
徐光啟和畢自嚴對視了一眼。陛下說的鹽鐵會議,看與會眾人表情,估計都以為是賣鹽賣鐵了,便是二甲進士的倪元璐也是如此。
可是徐畢二人都是高官,畢自嚴入閣前還是戶部官員。所謂鹽鐵會議,核心本質是國家經濟政策會議,那是影響兩千年的國家大政。
可是老夫二人要與一幫閹宦開這樣的會議?兩個人心中都說不出的膈應。
“朕欲擴大國營經濟規模,兩位閣老,給點意見吧。”
朱慈炅也看出來,除了徐畢,都是打醬油的角色。
“陛下,何為國營經濟?”畢自嚴不再拘泥形式了,直接反問。
“就是由國家或者說朕直接控制的商業產業。簡單點來說,就如同皇店。”
“陛下所謂擴大規模是想要再開幾家皇店?”徐光啟也追問,眾太監眼冒金光。
“要是那樣簡單就好了,那樣也配叫鹽鐵會議?我大明的稅收政策不合理,商稅嚴重缺失,國家財政收入早已經入不敷出了。朕的意思是,透過國家產業將商稅收上來,利用國家力量發展工商。”小皇帝自有一套自己的經濟政策。
“大規模官山海?皇上,萬曆朝礦監稅使四出,景德鎮窯戶投昌江者數百。今若復設皇營,臣恐天下遍地如蘇杭機戶般\u0026apos;罷梭之變\u0026apos;!”畢自嚴看了與會的眾太監,搖搖頭。
“若是戶部直營呢?”小皇帝也知道萬曆礦監的事。
“陛下,臣不知道是誰給陛下的提議,臣以為其心叵測。宋時王安石之青苗法未必不是良法,卻終成害民之法。臣擔心戶部直營只怕會有更莫測後果。陛下若不知道王安石,臣可以給陛下講講。”
畢自嚴暗歎一口氣,小皇帝聰明伶俐,也不知道戶部哪個官員給皇帝講的,私心大於公心。
“陛下,商事只是小補,國家正稅還是要以農為本啊。”
徐光啟也不看好所謂國營經濟,更擔心皇帝過於重視商事,忽略農本。
“二位卿家所言朕知曉了,但朕更知道,單靠農事,國家土地養不活我大明人口。發展工商是必須選擇。工商先行,能吸納流民,對穩定國家是必須手段。朕也知道,放任工商發展,必然侵食農本。所以在農商之間必須有一道紅線,確保農本,守護這條紅線就是我大明君臣之責。”
“徐閣老說商事是小補,朕不這麼看,商事應該是大補才是。未來國家稅收能被工商稅收取代,盡免農稅也未嘗不可。聽說徐閣老與西夷有交往,你不妨找他們打聽一下。威尼斯商人和漢堡同盟是怎麼回事,他們是怎麼運作的,另外尼德蘭也就是紅毛夷亦有可取之處。”
“陛下曉西事?”徐光啟眼珠都快掉出來。
“朕比你懂。朕知道大小弗朗機不是一個國家,朕知道紅毛夷也不過彈丸小國,朕還知道丹麥瑞典神聖羅馬法蘭西英格蘭,朕還知道在蒙古以北還有個羅剎國。朕不明白,成吉思汗征服過這些地方,為何沒有人關注記錄。”
小皇帝的神聖一下在兩個閣老中無限拔高。“臣等慚愧!”
小皇帝擺擺小手,“這些不是今日討論的重點。朕找你們來,當然是國家大政,但絕不是我們君臣在這裡翻開史書清談的。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所以,你們反對的理由再充分,也阻止不了朕試試。”
徐光啟拱手,“陛下要如何試?”
“先利用現有資源,改組皇店。”小皇帝看向四個皇店主管太監。
“皇店本就是陛下之業,乃陛下家事,臣等恐不好多言。”畢自嚴可不想跟太監們有交集。
“錯了。朕為天子,家事也是國事,你們內閣要朕開內庫的時候可沒說,內庫是朕家事。”小皇帝小嘴一撇,一臉嘲諷。
徐光啟已經平緩震撼,笑到:“請陛下詳說,臣等願為陛下參詳。”
“朕欲將福德店改組為皇家福德製藥公司,建立多個藥材基地,成藥生產工廠,成藥銷售網路。將寶和店改組為皇家寶和公司,主要從事奢侈品生產和交易,拍賣等,原福德吉慶兩家生意轉入寶和。將吉慶店改組為皇家吉慶運輸公司,主要從事‘天啟車’的生產,研發,出售和部分應用。將寶源店改組為皇家寶源食品公司,從事食品生產銷售。”
“福德成藥開發生產,可以利用太醫院資源,張先生可以作為顧問指導。成藥可以先研究十種,設十個製藥工坊,每個工坊招製藥女工三百人,就可養活三千戶家庭。至於更上游的藥材種植,更可以造福一方百姓。”
“寶和除了銷售拍賣也可以從事生產,寶和,也可以讓生活更美好嘛。”
“吉慶,是父皇的遺願,朕欲盡畢生之力將之完善。那就是朕命名的天啟車的生產、銷售和應用。”
小皇帝看著木工房裡未完成的腳踏車和三輪車,以後沒有這兩名字了,都叫天啟車。天啟爸爸,這算是兒子為你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至於寶源,朕收到訊息,很生氣。魏廠公創辦寶源的目的是維持京師糧食穩定,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你們為了搞錢,搞出什麼‘精米折耗’,對漕糧運營反而盡是破壞,必須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