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嶽衛居然最整齊,沒有嘶吼,但匯聚的聲音反而最響亮。
朱慈炅很滿意,劍指前方。“克敵!”
“萬死!”
同樣的節奏,不輸雷霄衛的花樣。
李鳳祥也很滿意,挑釁似的往向昭武衛。
昭武衛連提督監軍都沒有,方正化可沒功夫來訓練他們。
都是各小旗自己練,他們人又多,連兵器都不統一,能站成佇列都為難他們了。
“昭明武德,永鑄忠魂。”
有人抱拳,有人撫胸,有人舉槍,聲音也是此起彼伏。
方正化臉上很不好看,差點棄了小皇帝的馬,上前給這幫傢伙一腳。
朱慈炅目前並不在意他們的表現,馬上就有軍官了不是。
“克敵!”
“萬死!”
人多也有好處,聲音經久不息。
最後是全軍精銳集中營,朱慈炅有意打造的大明特種部隊,“皇驍衛”。
方懋昌站在隊前,皇驍衛只有簡單配劍,卻整齊的踏地拔劍而出。
“亮劍無畏,聖威必達!”
他們本就是久經訓練的忠勇營骨幹,稍作訓練,顯得就非常特別。
朱慈炅甚至在軍官名單裡發現幾位留名青史的人名:孫應元、周遇吉、黃得功、劉肇基。
不知道朕的昭武衛和皇驍衛,哪個更能培養名將?
昭武衛將用朕的現代軍事思想培訓,而皇驍衛依然是傳統練兵。
朱慈炅得意的揚劍,“克敵!”
“萬死!”
皇驍衛集體回覆,勳貴們都有些站不穩。
朱慈炅閱兵完畢,被方正化抱下馬,緩步踏上觀禮臺,臺上一片跪迎。
朱慈炅沒有理他們,轉身就在護欄邊望向臺下。
“崔兵部,宣旨。”
崔呈秀向小皇帝點點頭,站了出來,開啟明黃的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朕惟國家設武科以拔英傑,立殿試以擇將才。今戊辰科武會試畢,諸生馳馬挽弓、運籌演陣,盡顯雄武之姿。經兵部、五軍都督府並內廠校核,欽定甲第如次:
一甲三名
狀元:沈壽崇,南直隸寧國府宣城縣,授昭武衛指揮。
榜眼:汪起龍,山東遼東都司寧遠衛,授昭武衛指揮。
探花:張名振,南直隸應天府江寧縣,授昭武衛指揮。
二甲十五名
朱可貞(廣東廣州府順德縣),解學熊(南直隸應天府上元)等,俱授昭武衛百戶。
三甲二十五名
焦龍文,趙大復等,俱授昭武衛小旗。
以上人等,皆賜御製忠義劍。
欽此特諭:
凡中試武進士,當思太祖提三尺劍開基之艱,成祖驅蒙古於漠北之勇。弓馬嫻熟者,可安邦定國;韜略精通者,能決勝千里。昭武衛戍守西苑,旬日即赴任整訓,凡懈怠軍紀、私鬥滋事者,朕必以尚方劍問之!
天啟八年五月二十日”
方正化上前,“一甲三人上前。”
沈壽崇依然臂纏白布,領先上臺,汪起龍和張名振緊隨其後。
三人在朱慈炅面前跪倒山呼。
朱慈炅走到沈壽崇面前,親手將一柄與他剛剛檢閱所用相同型制的御製短劍遞到他手中。
沈壽崇連忙雙手捧過。
朱慈炅拍拍他的肩頭,“節哀!勿墜父名。”
然後又親自一一汪張二人授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