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臣工務持大體,喪儀毋得過費,其遵行毋忽。
天啟八年四月十一日】
“來公忠謹!”
朱慈炅閉目沉思,緩緩點評道。
張瑞圖上前,“皇上,此詔可用,但孫承宗之名應該除去。”
朱慈炅不置可否。
“盧伴,你去看看黃先生擬好沒,擬好送來。”
翰林院負責擬詔的兩人孫之獬和黃錦被召來擬詔時都是懵逼的,黃錦更是剛剛幫來宗道擬過了。
他正和孫之獬低語,何時可以出乾清宮,孫來二公這次誰更有把握。
然後就看到黃立極黃首輔來了,施鳳來緊跟其後,李國普也磨磨蹭蹭的跟著。
黃首輔的“病”看來是好了,呼吸勻稱,一舉一動都重新找回了大明首輔的霸氣。
“重擬遺詔。”黃首輔掃了眼幾個翰林詞臣。
翰林老大錢士升不買帳,藉口去拿素服,先溜為敬。
黃孫二人面面相覷,黃錦一攤手,“你來。”
孫之獬只好上前,還好,筆墨紙硯都是現成的。
小孫還是很懂事的,書法也不錯,人品雖差,不是還沒機會暴露嗎?
朱慈炅還沒見過他,不然殺雞儆猴的那隻雞很可能就不是客氏而是他了。
吹乾筆墨,黃首輔仔細檢查,果然完全是自己的意思,對小孫很滿意。
施閣老表示完全贊同,李閣老也沒有多餘意見。
好,內閣3:2透過,就它了。
“你們等等,老夫親自給太子殿下送去。”
出門正好遇到盧九德,沒說的,走吧。
【制曰:
朕紹膺鴻業,七載有餘,忽遘惡疾,殆弗能興。
皇太子慈炅聰敏岐嶷,即遵典制嗣皇帝位。
特簡建極殿大學士黃立極、武英殿大學士施鳳來、東閣大學士李國普總理朝政。
凡六部九卿奏事,須經通政使司轉呈司禮監批紅。其有結黨妄議、謗訕朝政者,著廠衛嚴查。
南京戶部所欠漕銀三百八十萬兩,限三月內解京,遲者以通夷論處。
喪事從儉,禁民間嫁娶作樂,餘俱如舊例。
天啟八年四月十一日】
小太子完全心累了。
內閣這種玩法,難怪老爸受不了。
小眼睛在黃立極身上上下打量,一語不發。
老黃有點急了,“殿下,有何不妥?老臣馬上改正。”
“父皇新喪,天下宜靜。”
“臣明白了。”老黃立即伸手把第三份遺詔拿回,想要去改。
朱慈炅阻止了,
“算了。孤自己來吧。詹事府誰還兼著翰林?”
“右庶子王鐸。”老張馬上回答。
“傳。”
擺在張皇后面前的遺詔已經加印,黃立極掌握的內閣之印,王體乾掌握的敕命之寶,只等皇后代掌的皇帝之寶。
張皇后很滿意,點頭,“徐應元,用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以沖齡嗣服,八載惕勵,未遑寧處。東靖建夷,西拯災氓,南厘漕弊,北遏虜塵,早衰鬢髮,竭盡赤忱。今遘疾大漸,神器攸歸。
皇太子慈炅生而神靈,弱齡明睿,襁褓知孝,總角達禮,德協重華,功參二祖。雖衝幼之質未充,然社稷之託匪輕,宜即皇帝位。內外文武務遵洪武成憲,恪守祖宗法度。
特諭英國公張維賢提督京營戎政,建極殿大學士黃立極總領閣務,詹事府詹事張瑞圖參預機宜。其有阻撓國政、淆亂法紀者,五軍都督府會同錦衣衛按《問刑條例》嚴究。
喪儀準永樂七年例,輟朝三七,禁民間停嫁娶。太祖高皇帝三百年誕祭在邇,勿以朕故廢禮。
嗚呼!國祚綿遠,惟賢是與;保邦靖難,非朕敢私。爾諸臣工尚克欽承。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天啟八年四月十一日】
孫承宗和來宗道面面相覷,這是一份正常的遺詔,太正常了。
正常得不像是黃立極的手筆。
遺詔還特別誇大了天啟功績,對皇太子吹捧得有點過份。
他喵的,這是張瑞圖的手筆。
這遺詔因為正常而不正常。
朱慈炅再大十歲都沒有問題,但他只有三歲啊。
沒有信王監國,沒有太后垂簾,也沒有內閣輔政。
二老看著張皇后悲切面容下流露的滿意之色,不好宣之於口的是:
不借遺詔掌權,你的位置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