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由回京後可要注意下此事,黃立極抄了那麼多銀子,不會卡南京脖子吧?陛下的旨意,銀子只有流動起來才是錢,放在庫房裡只是石頭。”
來宗道還是不信。
“銀子應該沒有問題,但質量你倆可得把好關。老夫可不想有一天聽到文淵閣垮了,砸死大明兩閣老的笑話。”
徐光啟笑了。
“那肯定的啊。不過,季晦兄,我不建議一次性把銀子全給他們。我們也要學陛下,分期付款。開工先給四萬兩,主體完成給三萬,最後驗收合格再給三萬。”
劉一燝撫掌而笑。
“子先這主意不錯,明日老夫再與魏國公談談。”
來宗道搖搖頭,感覺南京內閣這兩人的價值觀也扭曲了。
“那倒不至於,人家堂堂國公,還差你們這點,顯得小家子氣了,有損內閣風度。
任太后小門小戶出身,教得陛下也錙銖必較,太有損大明形象了。
琉球進貢了整整三船硫磺,陛下回禮就三百枚太祖紀念銀幣,按照皇家銀行那邊的說法也就才三百兩,你們也不勸勸,怎麼拿得出手的?”
劉一燝和徐光啟都有點掛不住臉,小皇帝的確不地道,煌煌大明怎麼能佔藩屬便宜呢。
但劉一燝還是要狡辯一下的。
“太祖紀念幣非常漂亮,也非常稀少,就宗親那裡有,市面上一兩可換不到的。
再說,陛下不是還正式下旨冊封了嗎?也允許琉球隨時過來交易,加強聯絡的。對了,陛下還要派八百昭武衛常駐琉球首裡城保護尚豐王,這個事大明也要花錢的。”
徐光啟反而搖頭了。
“其他都好說,這八百昭武衛,我感覺有些不妥,恐怕需要擔心倭國藉機生事。”
來宗道此時眸光閃動,清瘦的臉上顴骨如鐵。
“不怕,要戰便戰。天下流民太多了,老夫的意見是送他們到戰場上去,大明養不活這麼人。這個方略,老夫已經跟陛下談過了。”
劉一燝和徐光啟齊齊側目,徐光啟突然感覺來宗道被孫承宗上身了。劉一燝盯著來宗道,沉默不語,有些事,該抗還得抗啊。
此時,天工院中書翁鴻業抱著三本書來到武英殿的內閣臨時辦公地,看到來宗道在,微愣了下,便給三位閣老躬身行禮。
“見過三位閣老。《朕問》今日正式釋出,我剛好有事要過來,本來是給兩位閣老和陳弓甫帶過來的,沒想到來閣老也在。發往北京的已經裝船,不過來閣老可以先鑑賞一下。”
說完,翁鴻業就把三本書分給了三位閣老,完全不理會陳士奇臉上的問號。
劉一燝笑吟吟的接過書冊,低頭打量。
“這書印得漂亮,半月刊是什麼意思?”
翁鴻業臉色輕鬆。
“當然漂亮了,不然陛下怎麼好意思向百官收錢。半月刊的意思就是以後每半月出一本。”
三位閣老齊齊望向翁鴻業。
“收錢?”
翁鴻業一臉無辜。
“對,以後大明所有衙門都要求強制訂閱此書,一本五百文,一年六兩銀子。不過,劉閣老例外,因為第一期就有劉閣老的文章,到明年十月的《朕問》都會免費送給劉閣老。”
三個老頭有些目瞪口呆,瞠目結舌。所有衙門,強制訂閱,還要收錢?
小皇帝你窮瘋了吧?